——中专生求职现状扫描
在前不久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大型人才招聘会上,记者在摩肩接踵的大学生求职大军中,发现也有个别中专学历求职者。与周围熙熙攘攘的大学生相比,这些中专文凭求职者显得是那样不自信、没底气——他们不敢与大学生争先后,不敢理直气壮地索取求职登记表,不敢提出薪酬要求,甚至于不敢像大学生那样挺直腰杆在招聘人员的对面坐下来……他们的神态把“弱势文凭”就业的尴尬活龙活现地写上了职场。
那么,弱势文凭究竟弱在哪儿呢?
人才市场“水涨船高”
记者在招聘会上跟随采访了两名中专学历的求职者。这二人学的是数控专业,两人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后在一家现代化加工企业的摊位前停了下来,他们看中了这家企业推出的数控车床技术员职位,但这一职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英语四级”的招聘条件又让他们望而却步。在本科生一个个填表、面试完后,他们才鼓足勇气,上前询问“要不要中专生”,招聘人员明确答复:技术员岗位不考虑本科以下学历,如果愿意从事数控车床操作工岗位,可以考虑让他们填表。于是,两人填了《求职登记表》。这家公司招聘人员要求求职人员必须填写“期望薪酬”一栏。记者看到,两名中专生在交头接耳商议了一阵后,填上了“不低于500元”的“期望薪酬”。而应聘这家公司数控技术员岗位的本科生的薪酬要求在1800-2200元之间,比他们高出三四倍。
据两名中专生介绍,他们学校数控专业的培养方向就是企业的技术员岗位,学到的专业知识也完全能够满足技术员岗位的实际要求。但由于大学里也有数控或自动化专业,于是,企业就抬高了这一职位的招聘门槛,把中专生挡在了门外;而在数控操作工岗位上,中专生又受到技校生的冲击,由于技校偏重于技能操作培训,中专偏重于理论学习,因此,在操作工岗位上,中专生一般也竞争不过技校生。这就是他们目前面临的现实。
其实,这两名中专生已经是第二次就业了。他们是2003年毕业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面临被企业淘汰的尴尬,被迫走上二次求职的道路。
针对中专生就业难的现状,西安高新区人才市场的董小泰经理告诉记者:大学生的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热点地区、热门行业就业难,是相对性的;与大学生相比,中专生的就业难却是一种绝对性的难,这是高校扩招造成的人才市场“水涨船高”现象。在西安高新区人才市场,技校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大于求,对中专生基本没有需求……
教育结构“先天缺陷”
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困局的形成,除了高校扩招后人才市场“水涨船高”的外部因素外,中专院校自身也存在着教育结构先天不足和专业设置跟风随流两大弊端——这是记者在走访了部分教育和人力资源专家后了解到的情况。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张永春先生认为,中等专业院校的教育结构存在先天不足,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的是高中层次的教育,而专业知识又往往是高等教育的简化和压缩。这种先天不足的教育结构在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作为高等教育的补充,确实有其积极意义;但在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今天就完全相反了,这类院校的学生在人才市场的尴尬处境也就可想而知。
专业设置“欠缺专业”
西安市天祥人力资源交流中心的王明理主任认为,从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角度考虑,中等专业学校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只是目前大多数中专院校专业设置极不合理:要么求大求全,比照高等院校设置专业,不知道什么叫扬长避短;要么跟风随流,什么专业热就开什么专业,完全不考虑中等专业教育的特色,结果造成了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极大耗损。王先生举例说,如护士和幼教两个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就很受青睐,特别是护士专业,需求缺口高达10万。而像计算机、旅游等高科技和热门专业,由于受到本科生的高压,中专毕业生简直就无业可就,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
这几年,我省每年都有4万余名各类专科毕业生走向职场,但这类“弱势文凭”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远远低于本科生。他们在职场上的弱势地位呼唤着职场、教育乃至于全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
■本报记者 文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