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咸阳市渭城区打破多年来人才与劳务市场分立而设的旧有格局,用市场手段培育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了市场供求的有效对接。去年以来,全区累计向沿海地区输出劳动力3万余人,获劳务直接收入2.3亿元,“纺织女工”、“电子女工”等品牌叫响浙江劳务市场。
渭城区把摸清信息、了解需求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第一切入点。他们通过对全区地毯式的调查,准确获得了3万人的劳动力供应信息,并将此入库备案。同时,利用多种渠道获取了1.72万个岗位的用工信息。这些供求信息均通过电子手段,进入了区上投资62万元建立的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网络,并在此进行信息匹配。求职者只要进入这个网络,便可获得包括填表、审核、信息匹配、推荐及面试结果反馈等在内的一条龙全面服务。全区还在6镇4办设立了10个基层人才劳动保障服务所,农村设立了26个劳动保障工作站,聘请了56名业务代理员,形成了“区有市场、镇有服务所、村有服务站”的良好服务网络。今年5月,该区在浙江嘉兴、绍兴两地各设立了人才与劳务输出服务站,短短数月,服务站已陆续向两地输出6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