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徐亚玲莺歌惹鹊欢,万树绽花团。柳碧烟霞秀,天青水鸟澜。园中观景色,谱外觅诗刊。地奏生机曲,春惊国画坛。
□春草此次丽春两平分,紫浓红浅色始匀。劝君多赏芳菲景,踏青郊野怡悦人。
□春草吉雨播朗润,露映蔓枝新。寒轻渐暖,浅红深紫色未匀。柳瘦青芽嫩,燕绕莺飞啼啭,堤埂踏青人。岭下菜花黄,旷野李桃纷。堪回首,寒窗苦,褒水滨。言教镌诲,授业累黍哺鞠恩。然感春晖寸草,唯有昼耕夜诵,务当
□康健早起散步,不经意之间,蓦然发现街心公园的几棵玉兰树,花正迎风在阳光中摇曳怒放。在那一瞬间,感觉像是一声令箭在当空炸响,让人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经过了整整一个冬天,在大片大片的草黄与树灰之间,从这
□张光进老宅在村最东头,以数丈高、笔直矗立的椿树为标志。早年有卜者路过,叹曰:“好树!树大必有神!”宅南正对一口涝池,池边稀疏杨柳若干,颇有些“半亩方塘一鉴开”的意境,同为村妇洗衣
□李亚军从小在沣惠渠边长大,总听人说“水从山上来”,就想当然地以为,眼前水与河都是天然的。沿岸向南去秦镇,走到南张村桥就向西拐,从没向南再走过,也没想过,河的更上游是个什么样子。去年春天陪老
第一次去壶口是天旱水瘦时节。还没走到壶口岸边,先被脚下那黝黑的河床石惊呆了。那河床石被泥沙打磨得棱角全无,光滑圆润,闪烁着铜浇铁铸一般的光泽,不由得想起那些经年累月在黄河岸边拉纤的汉子,匍匐在地,砥砺
出门散步,走着走着,前边不远处一个人的表情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个人正在和另一个人面对面站着聊天。看样子,对方在聊,他在听。大概是为了表示对对方某一句话的惊讶、震惊或者意外什么地,只见他夸张地憋着
□刘丹影根是什么?根是故土,根是乡情。对于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想必对根的理解更深刻一些,不管是多么发达,抑或是多么成功,都少不了对根的留恋和思念,还有一种意味深远的牵挂,就像飘在空中的风筝,别看他飘得再
□魏青锋刘磊打篮球扭伤了腰,这都过了大半年了,一使劲儿腰还有些痛,于是便在家做康复训练。旁边的手机响了两声,提示有短消息。刘磊缓缓从拉伸器上坐直了,手机显示有3700元转账记录。稿费?业余时间刘磊喜欢给报
□刘卫国人生多一份爱好,工作、生活就多了一份乐趣,我好下厨。打搅团,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想起来也挺有韵味。刚当民警时我被分配到西安铁路公安处武功车站派出所,报到的第二天,派出所指导员张茂通让我们两个新
□赖家斌妈妈说,奶奶在最后弥留时刻还断断续续地唤着我的小名,但我在百里外的地方上学,没能看上奶奶最后一眼,的确是一大遗憾。我是骑在奶奶背上长大的。奶奶先是抱在怀里轻轻地摇,而后背在背上轻轻地摇,教我学
□刘文娟刘哥来部门办理退休手续时,满含深情地唱道:“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大家听后百感交集,几乎泪目。我们聊到已退休的王师、徐师,还有即将退休的乔师、周师等,感叹时间过得真
□肖正银发现塑胶篮球场又有一些积水,郑能亮便拿来拖把慢慢地拖着。雨后初晴,空气非常新鲜,所以很多同事喜欢在球场边的跑道上走圈圈。他们边走边说笑。大约半个小时后,走圈圈的同事们只剩下了两个人。郑能亮还继
□孙文胜仰天看云,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春天细雨绵密,云也薄薄的。铺在天上,就像蓝色的背景布上撒了一把白棉花,薄的地方透着底色,厚的地方蜷成一团,看得人很难尽兴。夏云来势猛、跑得快,你刚发现一朵奇云,未及
□张鸿雁 每一条枝梢都向云朵眨着眼每一个新芽都噘起红唇坡上每茎草木都是新生的正闹着要扑进每一缕阳光怀中 小河在柳树的打扮下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梨花正填充着季节的留白为岁月补上一片雪花桃花一簇一簇点燃乡野
□李永刚 在青铜器博物院和一群青铜器聊天 完整的西周就放在这里遥远而苍茫的从前有礼乐奏响有战火炀炀精美绝伦的酒器陶醉了王朝灿烂的时光锈迹斑斑的镞镝戟钺讲述血淋淋的战场肉食者在深谋战争与和平庶民在“莫
□刘光辉“采野菜,行且顾,野田雨深泥没路。稚男小女挈筐笼,清晨各向田中去。”春天的乐趣,不仅是身体感受到的温度,暖阳融融,柳芽青青,也不仅是鸭知水暖,鱼儿欢腾。春天的乐趣,更是那在山野田间的
□高鸿人不走出去,家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就是你的家。走出去,才会让心灵充满渴望的体验。故园东望路漫漫,远客思乡,谁不垂泪?天涯游子,满怀羁旅之愁,自有思归之叹。古今中外有斯心者,由来已久,唐代诗
□秦汉美丽的风景常常藏在隐秘的地方。乘车来到距陕北名堡——瓦窑堡68公里的赵角村,于一桥上,子长县高台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冯建平指着桥下的水沟介绍道,这就是著名的重耳养生谷。许是我的寡闻,许是峡谷
91岁的父亲去了天国,几天后87岁的母亲也跟着去了,就像年轻时义无反顾跟着父亲支援大西北建设一样。在半个多世纪相知相爱相守中,距离是父亲母亲这一辈子都抹不去的痛。
□程毅飞我坐在办公桌前,看着窗外的玉兰含苞,柳丝摇曳,心中便泛起层层绿波。也想扛一把铁锨、拿一把锄头走出去,在河堤旁,或者山坡上,栽一棵树,植一片绿。就像小时候一样,跟着老师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栽植下
□田继光我小时候,在家最喜欢干的两件事:一个是盼望着村里谁家过事,我去吃席;另一个是亲戚来家,我端盘子上菜上饭。姊妹四个当中,我排行老三。父母常说我做事灵光,有眼色,会伺候人,因而这活我就干了。乡下的
□张喆以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时,总觉得作者的梦想很“小”。短短三天,在幼时的我看来并不是一件值得祈求的事。若是我来许愿,少说也要“向天再借500年”,仿佛只有如此豪情才配得上&ldqu
□王蓓蕾在社交平台上无意中刷到了“时令菜香椿上市,你爱吃吗”的小视频,看到“香椿”二字时,我不禁口舌生津,心想这种春日限定美味怎能错过,连忙给父亲打电话叮嘱,家乡的香椿发芽后一定要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