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人类可以接受的噪声是在44分贝以下,超出55分贝,就会有不适感。我们要做的就是对噪声源实施准确的数据监测,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声环境。”近日,华商报记者走进西安市环境监测站,了解西安市目前噪声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人员李矿田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新《噪声法》中明确指出要“规划国家声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开展全国声环境质量监测,推进监测自动化”。今年5月25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2023年度西安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中明确将“西安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列为今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之一。
“不难看出,和其他污染防治理念一样‘环境治理、监测先行’,噪声污染控制工作的基础是噪声监测,只有通过监测噪声数据,分析噪声源、噪声值,才能更好地从源头治理噪声,为市民群众解决噪声污染带来的问题。”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副站长孙玉琪说。
声环境区划是噪声监测工作的第一步。为更好地对噪声实行数据监测和后期管理,今年以来,西安市环境监测站通过认真调研,仔细分析,将西安市划分为20个声环境功能区。
据孙玉琪介绍,根据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将城市区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声环境功能区,每五年划分一次,不同的区域执行的噪声标准不一样,一类生活区(居民文教区)对噪声标准的要求最为严格。
“我们在20个声环境功能区域中分别建立了20个噪声自动监测点位,对噪音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到年底前,这些设备将正式投入使用。”孙玉琪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声环境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噪声自动监测点位确定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在12月10日之前,相关监测点位的设备即将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将进行为期7天的设备试运行工作,预计年底将正式投入使用。
“我们将监测到的数据提供给相关管理部门,进而加大在噪声方面的管理力度,减轻噪音对市民的影响,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我们对噪声的监控和管理工作也将持续常态化运行开展。”孙玉琪说道。 华商报记者 陈建花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