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发布《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明确将于今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这意味着今年秋季学期起,陕西省包括西安市中小学在内新教材将投入使用。
近日,记者就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采访了相关学校教师及专家。
义务教育阶段新教材使用“换新”有步骤
根据教育部通知,新教材是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标出台,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新要求。课标是教材的编写依据,教材是实现课标的载体。目前的老教材是基于2011版课标编写,不能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因此需要新教材。《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首次列入了大字版教材,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低视力残疾学生使用。
记者近日在西安部分学校采访了解到,2024年秋季,九年一贯制学科从起始年级换新教材,即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初一)开始,所谓“九年一贯制学科”,指的是语文、数学这类从一年级到九年级都有的学科;非九年一贯制学科,从起始年级开始使用新教材。所谓“非九年一贯制学科”,指的是历史、物理、化学等,例如,秋季八年级(初二)物理就要换新教材。
此前教育部门回答家长提问时说,依照安排,今年秋季学期换七年级全科,八年级物理,九年级化学,一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英语;2025年秋季学期换八年级、九年级物理,小学二三年级;2026年秋季学期换九年级,小学四五六年级。
西安市教师新教材使用培训有序展开
“依照教育部门的假期安排,新学期开学前教师至少要完成一周的备课,目前新教材相关科目的培训正在有序分批展开,接受培训的老师都拿到与正式教材一致的‘培训本’,正式使用的教材开学前会正式发放师生。”西安市一所小学负责人对记者说。
新教材较老版本有什么变化?参加过相关科目培训的教师对记者坦言:新教材引入大单元的教学理念,更加便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让孩子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同时强调跨学科学习,注重学科内在不同阶段的衔接。
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学实施评价的取向
采访中,相关专家表示:新教材不仅仅是书籍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全面更新,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课堂教学、实施、评价的取向。从课时教学向单元教学的转变,从关注碎片化课时目标到系统化设计单元目标,实现目标构成链条。这就要求教学方式由老师讲、学生听,向老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转变。学生不仅要掌握某个知识点,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等。
同时强调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学习阅读”,又要“通过阅读来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做好阅读计划、设置多样化的课堂模式,带领学生重温经典,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面对即将使用的新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专家建议家长,应配合学校教师做好新教材的使用“落地”,新课标改革强调,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学习、成长思维、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非简单的知识灌输。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这就需要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学会自我规划学习目标、时间,学会自主寻找学习资源,建立和养成勤于观察和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时,应更加注重阅读,可以有效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多阅读经典名著(包括掌握一定词汇量的英文阅读),鼓励整本书阅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阅读能力。注重学以致用,从实践观察中学习,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宽视野,毕竟在新教材中,越来越强调情景化和实践化教学,真实的经历和感受,可能会更有助于孩子的兴趣和理解力的提升。
语文:更加注重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采访中,相关的语文教师对记者说,新编教材变化体现了“稳中求进”,原来经典的内容、课文都保留,也有一些选文发生了变化。有一些单元课型性质发生变化,一些栏目与原来的名称和定位也都不一样了,如一年级语文教材原“课文”单元改为“阅读”单元;七年级的“名著导读”板块改为了“整本书阅读”;每课课后“思考探究”和“积累拓展”合为了一个板块;每单元后新增“阅读综合实践”板块,进行整合实践学习。使单元结构清晰合理、学习过程更具逻辑性、整体性,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增加阅读指导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素养;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自主学习,促使学生学习过程更加主动。新教材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再是一课一课地教,而是一组一组地学,即“群文教学”,鼓励学生在更广泛的文本中学习和理解。
数学:注重基础教育全学段衔接
部分数学教师对记者说,数学教材最明显的变化,小学部分内容上移到初中,就是注重幼小初高基础教育全学段的衔接。例如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内容是直接从1-5数字运算开始的,而新教材开篇部分设置各种各样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后再开始进入数学学习。新教材还注重真实情境与跨学科学习,引入了大量的实际背景素材,科技、人文、历史、生物等跨学科内容,强调生活化、情景化,更加注重实践的应用,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
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小学数学教师吴楠介绍,小学数学新教材在内容结构与难度上有所调整,如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从20以内减少到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这样的调整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也需要教师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效率,以确保学生在有限的内容中掌握核心概念。新教材增加了预备单元,从1课时增加至5课时。这些预备单元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帮助学生回忆学前阶段的生活与游戏,认识新环境和新同伴,学习如何进行合作与交往,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新教材更加注重情境教学,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例如,在加法教学中,新教材不急于让学生用加法算式解决问题,而是先通过画图等方式表征数量关系,再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算式。
吴楠说,教材呈现方式的优化,新教材排版更加宽松,学生在阅读时会感到更加舒适和放松。新教材还增加了数学游戏和趣味性元素,通过游戏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教材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加强,更加注重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通过“我上学啦”等生活情境引入数学学习,拉近了学习与生活的距离。新教材还将《认识前后左右》和《认识钟表》等内容放到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吴楠说,改版的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从教书走向育人,让学生在数学成长之路上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迁移运用。
英语:重思维、重运用、重阅读、重写作、轻语法
刚刚参加完小学英语新教材培训的莲湖区青年路小学英语教师齐文晶对记者表示,新教材的编写立足学科本位,凸显素养教育。教材内容实现重大突破,能够做到涵养家国情怀,践行核心价值观,与自然和社会实际生活接轨;单元设计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主题主线,素养本位,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涉及诗歌、故事、科普等),注重学科内知识整合及跨学科学习。
单元节后延续必学A.B会话及词汇部分,以及选学C部分,但选学部分增加了考查学生综合学习能力项目学习,且将原来的简单故事变为有意义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的知识容量和实践意义。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教材中每个板块的EQ(本质问题),对教学活动实施和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和深度思维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学-评”一体化在新教材教学实施中应更加出色地呈现,明确评价目标需立足对应教学目标,活动即评价,在教的过程中体现评价,促进教与学策略的改变和效率的提升。
采访中相关初中英语老师说,英语教材最大的变化和特色,就是主题式、项目式学习,不只教孩子语言知识,还教孩子在阅读中思考。英语新教材另一特点表现为四重一轻:重思维、重运用、重阅读、重写作,轻语法,弱化了单纯的语法总结,要求学生从阅读语篇中感知语法。作业、考试不再单纯用小题考语法,而是全部放在阅读或完型填空等语篇中灵活考查。
本报记者 张彦刚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