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新闻 国家喊你减肥了!陕西人应增加蔬果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025-03-14 09:19:16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分享到:
  字体:【

“中国成年人腰围增速比GDP还快!”国家卫健委最新数据显示,我国超重/肥胖人群已突破5亿大关,每年引发医疗支出超8000亿元。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首次成为民生主题记者会的焦点。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记者会上强调,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首要危险因素,并与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直接关联。为此,国家卫健委联合16部门启动“全国体重管理三年行动”(2024-2026年),通过政策引导、科学干预和社会协同,推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转型。

  国家干预:别“盲目节食”,要“精准食养”

  当肥胖问题已成为全球性健康危机,我国亦深受其害。据《2025世界肥胖地图》预测,中国成年人中BMI≥25的比例高达41%,肥胖率(BMI≥30)达9%;至2030年,超重/肥胖人群预计突破5.15亿。肥胖相关疾病每年消耗的医疗费用超过8000亿元,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沉重负担。国家卫健委2024年发布的《成人肥胖食养指南》进一步指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4.3%和16.4%。

  “肥胖并非简单的生活方式问题,肥胖症也绝非只是体形臃肿,而是涉及遗传、代谢、心理等多因素的复杂疾病。”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尹薇指出,“在体重管理中,食养是关键环节,合理的膳食结构与搭配,对控制体重、预防慢性疾病至关重要。”

  很多人为了减肥盲目节食,反而破坏了自有代谢平衡,不仅容易“反弹复胖”,更会损害身体机能。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应优先选择脂肪含量低的食材,如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同时减少高能量食物摄入,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等。此外,《指南》还建议纠正不良饮食行为,科学进餐,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重视早餐,晚餐勿过晚进食。

  《指南》特别指出,西北地区居民喜食面食,主食以小麦、玉米和其他杂粮为主,肉类以牛、羊肉为主,瓜果丰富,绿叶蔬菜相对较少。西北地区居民夏季喜清淡素食,冬季喜酸辣咸厚味食品。较多居民日常饮水量不足,对于肥胖人群尤其应保障充足日常饮水量。

  陕西人的智慧:从油泼面到健康秤的饮食革命

  陕西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以面食、肉夹馍、油泼辣子等为代表,这些食物往往热量较高,容易导致体重增加。例如,一碗羊肉泡馍的热量可达600-800大卡,一个肉夹馍的热量有300-400大卡。这些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是陕西人餐桌上的常客,给体重管理带来了一定挑战。

  《指南》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因地制宜,提出“地域化食谱”,西安市民可参考其中的“西北地区四季食谱养生示例”,指导日常饮食,发掘陕西饮食中蕴含的丰富健康元素。陕北的杂粮如燕麦、荞麦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够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关中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陕南的绿茶具有抗氧化、促进脂肪代谢的作用,饭后喝一杯绿茶,有助于消化和控制体重。

  在西安这个碳水之都,体重管理不能简单地拒绝传统美食,而是要学会合理搭配和控制分量。西安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程雅珊表示:“陕西传统饮食中应注意适当增加粗粮并减少精白米面的摄入,保障足量的新鲜蔬果摄入,减少高能量食物的摄入,比如,吃面食时,可以减少主食的量,增加蔬菜的比例,尽量选择清汤而非油泼的方式。对于肉夹馍,可以选择瘦肉馅,搭配青椒、洋葱等蔬菜,减少油脂摄入。”

  减重再紧迫,万不可剑走偏锋,擅自使用减肥药等药物手段。对于目前网络上常见的“16+8”减肥法、古法减肥茶和号称“大餐阻断剂”的白芸豆等减肥产品,陕西省中医医院临床营养科负责人尹薇认为,无论是间歇性饮食疗法,还是白芸豆等特殊食材,都需要保障营养摄入的均衡,而孕妇、成长发育中的青少年、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更是要谨慎尝试。

  普通人的战争:与脂肪斗智斗勇

  ·家庭主妇的厨房革命:改造过的调料罐

  “少一勺油,多一把豆”,李阿姨家尝试按照食养指南做饭,让家中菜谱完成现代化改造:臊子面用鸡胸肉代替五花肉,biangbiang面加菠菜汁和面,连凉拌菜都用油泼辣子换成藤椒油。半年全家减重23斤的秘密,藏在改造过的调料罐里。“少用酱油,多用醋和香料提味,全家体重半年降了5%。”她说,“藜麦、黑米这些杂粮价格高,长期坚持有经济压力。”

  ·年轻女孩的“纤体课题”:对症下药、量身定制

  年仅25岁的普通女孩小白号称拥有15年的减肥经验,她从身体进入青春期发育开始,就进入了所谓“减肥——女性一生的课题”,反复节食又反弹,关注的减肥理论从“液断法”到“生酮减肥”不断更新迭代,收藏夹里的“21天减肥食谱”更是不计其数。去年中医养生减肥法开始走红后,她的小车更是变身微型营养站:保温杯里泡着黄芪红枣茶,储物格里放着独立包装的玉米须茶和各种重要补剂。听说久胖不瘦可能是水肿后,更是狂饮各种“四神汤”“五红粥”,体重和维度起起伏伏,嘴上的火泡也冒了出来。直到去了临床营养科,才发现减肥也是一件需要对症下药、量身定制的事情。

  ·打工人自救宝典:外卖时代的营养突围

  过去“每天加班点外卖,炸鸡配奶茶是常态”的IT工程师张先生,决定控制体重后,工位抽屉总是藏着秘密武器:即食鸡胸肉、混合坚果和魔芋凉皮。平时点外卖也谨遵“三明治公式”——半盒蔬菜打底,蛋白质选清蒸,米饭只吃拳头大。

  陕西省健康管理师协会副秘书长周萍介绍,就餐时只要选择“主食+蔬菜+肉”搭配食用,例如“一份凉皮+一份凉拌菜+一小块牛肉”,这样简单方便的搭配即可满足一餐的营养需求,让“996”人群也能实现“坐着瘦”。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曲丽莉 实习生 曹馨水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