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老徐的工友李波,你最近身体康复的怎么样了?家里还好吧?”近日,中铁七局三公司贵阳地铁三号线项目领工员李波拨通了至今还未返岗的工友徐龙森家的电话。
“我现在病情已基本控制,正在接受后续康复治疗,老徐现在我们家附近的工地做钢筋工,一天能挣200多块钱,治病的钱都凑够了,谢谢你们的关心和帮助!”老徐的妻子在电话那头感激不尽。
该项目部和徐龙森一家的故事要从去年国庆期间的一天讲起。
那天,一位中等身材略带佝偻的中年男子来到项目部正在化工路口值班的领工员李波身边,用手在自己的脖子上不停比划,并用拇指按压配合食指示意打针动作,李波不明其意。这时,中年男子便将路边的妻子扶到跟前,妻子痛苦地呻吟着,他指着妻子的脖子反复比划着打针的动作,李波这才弄明白他是在打听贵阳甲状腺医院。随即,将二人带到医院门诊并帮助登记,从登记信息栏里了解到该男子叫徐龙森,是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麻初村建档立卡的一位贫困的聋哑农民,这次来贵阳是给妻子医治甲状腺的。办理好住院手续后,李波回项目部把情况汇报给项目经理屈云鹏,第二天,项目部就在路口专门增设了一个引导岗位,以便患者更加便捷去就医。
几天后,李波又在大营坡站化工路附近看到徐龙森坐在沿街石墩上满面愁容。为了弄清情况,李波再次到甲状腺医院,了解到他带来看病的钱已经消耗殆尽了,正在发愁。李波把情况向项目领导进行了汇报,大家决定每天由李波打包两份盒饭给他们送去。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最后决定安排他到工地上工作,在钢筋班学习如何加工钢筋,这样为他解决了医疗费用的燃眉之急,他也可以就近照顾妻子。
通过两个月的培训和磨练,徐龙森已经熟练掌握了钢筋的加工流程,并能够独自完成部分钢筋加工,妻子的病也在逐渐好转。他和项目部员工慢慢熟悉起来,大家都很关心他,把他当作项目部家人一样。年前,徐龙森接妻子回家休养,临走前他和李波在工地地面上划字相约,等到年后妻子身体康复,安顿好家里,他还要再来项目部干活,因为在这儿他心里感到前所未有的踏实。
今年受疫情影响,虽然他没能如约再来工地干活,但是项目部从未忘记过这位聋哑兄弟,大家都很关心他的近况,于是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赵亮 董志振 冯毅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