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九龙坡区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政策“大篷车”发车仪式暨文联大舞台演出活动在铜罐驿镇启动,三辆大篷车集中出发,为群众送去民生政策,服务群众零距离。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群众想的是什么,急的是什么,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容易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方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法宝,问一问群众的诉求、要求和需求,不就一清二楚了?
保持“常态”窗口,为民服务不打烊。既然不知道群众需要什么服务,也不清楚他们什么时候需要服务,那不妨保留传统化方式,在便民服务窗口“等上门”。有“坐班制”的干部在窗口上细心、细致服务,把群众的“需求清单”接过来,通过窗口“交办”“中转”,相关单位部门再将群众的需要办好,问题解决好,就能够安安心心。
“移动”现场办公,上门服务暖人心。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协议签了,保证金收了,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不然。项目落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自然资源规划局、交通局、综合执法局、发改局和属地镇街的综合协调,比如项目存在安全隐患,不到现场不知道急迫和困难的程度,因此一线党员干部必须到现场去办公,知己知彼,方能够有针对性施策。
“智慧”数据平台,凸显服务人性化。行政审批“跑断腿”,政策咨询“说干嘴”,群众的满意度自然上不去。大数据平台、信息化时代,肯定要让数据“跑路”,整合政策信息通过“二维码”的方式,让群众“扫一扫”就能够查询到政策。开通“网上办”“掌上办”“一站式办理”“代办”等等方式,让群众不出门能办事,不走远办好事,极大节约了时间、精力,还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务实为民的作风。
党员干部务须坚持“零距离”“走心式”服务理念,既永葆为民初心,又坚定用心、真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才能办好民生实事,赢得群众满意。
(王雯婧)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