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三秦班组 经验不闲置 创新不踩坑 ——延安卷烟厂创新工作室联盟的共享密码
2025-09-18 09:39:2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

  “你看这台ZJ118卷接机组上的滤棒精准计数系统,以前我们卷包车间单打独斗,至少得卡两个月,现在联盟一牵线,动力车间帮着做电路优化,物流同事调数据接口,三周就给出了方案。”

  9月8日,在延安卷烟厂卷包车间,燕振振创新工作室成员马治国指着运转的设备,语气里满是对联盟的认可。这台设备的突破,正是该厂创新工作室联盟打破“工作室孤岛”、实现协同创新的成果之一。

从“自说自话”到互助共赢

  2024年1月5日,延安卷烟厂四个创新工作室“抱团”联盟。“联盟成立后,最直观的变化是资源活了。”全国劳模、朱东华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朱东华说。

  “我们在进行制丝工艺节能优化研究时,急需高精度能耗监测设备,物流工作室正好有闲置的,以前没共享机制只能干着急,现在打个申请当天就调过来了,让制丝能耗降了8%。”朱东华回忆道。

  如今,朱东华的工作室与燕振振、姜华的工作室已“并肩而立”。朱东华工作室与姜华团队合作的智能仓储对接制丝系统,通过联盟每周交流会实现数据实时互通,解决了以往原料需求与仓储调度不同步的问题,使断料率下降30%。

  截至目前,联盟85个创新项目中,跨部门参与的62个,77人次实现“跨界”协作,以前是“各吹各的号”,现在是“同唱一首歌”。

从重复摸索到经验共享

  “以前搞创新常重复踩坑,花两个月研发的高架库托盘清扫装置,后来才得知其他车间早试过。”姜华物流创新工作室领衔人姜华感慨道。

  姜华带队梳理了近3年来的69项创新成果,汇编标注应用场景、转化效果、推广建议。高架库托盘清扫装置自动、彻底清扫托盘上堆积的原料烟末、灰尘及杂物,解决了烟末、杂物粘连在托盘上造成烟草虫害滋生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朱东华工作室优化制丝原料配送,姜华团队分享物流分拣误差优化经验,双方联合,在数字化创新基地推演3次、调整5次路线,将原料配送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25分钟,日均多处理2批原料。

  姜华徒弟李博文参与智能仓储对接制丝系统后,改进物料标签扫码枪性能,成功率从92%升至99.5%。2024年,姜华工作室8名徒弟成长为物流技术骨干,3人参与跨部门项目,体现出联盟的力量。

从短期突破到长远发展

  “联盟能从搭架子到出成果,靠的是制度托底。”延安卷烟厂工会办公室主任赵健手里的《创新工作室联盟章程》《运行方案》上,满是修改痕迹。这些制度不仅明确了责任、考核、保障机制,还标注了每个工作室的专业特长。

  朱东华团队擅长制丝工艺,燕振振团队主攻卷接设备,姜华团队精通物流调度,齐建峰团队专长动能管理。“要让每个工作室既能扬长避短,又能取长补短。”赵健说。

  制度保障下,联盟创新成果19项专利、20项QC成果、22项精益课题落地应用,18项优秀小发明、9项小革新解决生产一线难题。

  如今,走进延安卷烟厂生产区,协同创新的场景随处可见。制丝技术人员在物流工作室调试新系统,卷包师傅在动力车间交流设备优化经验,年轻职工围着劳模请教技术难题……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