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深情洒满邮递路
2012-03-28 02:13:06来源:
分享到:
  字体:【
马小军,一名在山间小道上默默穿行了16年的乡村邮递员,用平凡和坚守为乡亲们鸿雁传书。16年来,他骑坏了两辆自行车、两辆摩托车,行程超过20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例投递失误…… 肩扛邮包送信去 从周至县城出发,沿着108国道从秦岭山谷往南75公里,就到了板房子镇。从镇中间穿过的108国道是这个夹在山岭中的乡镇唯一道路。秦岭山中有很多这样的小镇,没有任何特色,更没有令人停留的欲望。临街的店铺零零落落地开着门,但冷冷清清的街道上却难得见着一个买东西的人。 马小军,这个西安市西南最边缘小乡镇的邮递员,每天要负责板房子镇、厚畛子镇方圆1318平方公里范围内70多个自然村的投递工作,每趟投递路程100多公里。十多年来,一同长大的伙伴都相继走出了大山,而他却一直坚守在这里,担负起西安市周至县板房子镇邮电所邮递员神圣的责任。用16年的跋涉,书写着传邮的漫漫征程。 在板房子街道开农家乐的张心爱告诉记者,这些年,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粮店、银行、税务以及大多数服务性行业都像众多外出打工的人们一样,纷纷离开了这个贫困的小镇,最后只剩下没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妇女。对于马小军为什么一直留在这里,没有离开,张心爱只说了短短一句话:“他大概是太爱这身绿衣服了吧。” 有了这样的投递员大山深处不寂寞 “中国邮政”的牌子醒目地悬挂在已经有些朽的木门上,这里就是马小军工作的场所。3月20日早上9点40分,记者赶到板房子镇邮政所时,马小军正在分拣邮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每天上午11点半左右,板房子镇和厚畛子镇的所有邮件从县局分送到这里,我整理好当天要投递的报纸和信件、包裹,然后逐一登记,脑子里梳理一下最佳线路,马上出发。”马小军说。 下午1时30分,马小军将板房子镇、厚畛子镇23个村委会订阅的《人民日报》、《半月谈》、《陕西日报》及私人邮件等分装到投递包,捆放在摩托车后架上。“可以出发啦!”他动作利索,笑呵呵地说。和往常一样,马小军当天将西边一些村子送完后,次日穿插新来的邮件再送东边的村子。 退耕还林后,板房子山区绿树环绕、碧水蓝天。一路上,除偶尔遇到一两名赶牲口的村民外,逶迤在山间的村路更是空旷寂静,只有马小军的摩托车声久久回荡。 “好多时候,路上遇不到一个人影。”马小军说,这时候唱个歌,会感觉舒坦一些。 乡村投递员和城市投递员最大的不同就是所走的路,一个是颠簸的土路居多、一个是平坦的柏油马路居多。马小军的邮路不仅羊肠小道居多,还要跋山涉水。 不到半个小时,马小军就遇到了第一条河流。“这里本来有桥呢,可是去年洪灾给冲毁了,现在只能从村民搭的木桥上过,摩托车只能停在桥边。”记者看到木桥只由三根木头排列固定在一起的,人走上去不停地摇晃。 马小军扛着邮包小心翼翼过了桥,指着眼前的山路:“从这条土路上山,就是长坪村了。”山路虽然不算陡峭,但崎岖不平,路中间偶尔突出的大石头会让没有走惯山路的人绊上一跤。“以前桥好着时,我就骑摩托车上山,从摩托车上摔倒是常事,去年年底一次雪天我就从车上摔下来过,裤子都破了。”马小军怕记者不习惯走山路,一路叮咛记者小心。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山路,下午2点40分,马小军来到当天投递的第一个村——长坪村。“小军来了,赶紧屋里坐,歇歇脚、喝杯茶再走!”马小军一踏进院子,长坪村村主任王光燕热情地迎了过来,又是递烟又是让座。 赶了1个多小时的路,只为村委会送了几份报刊。 几句寒暄过后,马小军又向庙沟村飞奔而去。庙沟村位于云龙沟深处。山路最宽的地方不足1米,最窄仅30厘米,路两边陡峭的悬崖让人不寒而栗。纵然春天的气息已经让山谷换上了新衣,可记者坐在马小军的摩托车上,除了担忧却没有看风景的心情。 (下转三版) (上接一版) 到达庙沟村已经下午4点半了。村主任杨启智从家里迎了出来,“听到摩托车声就知道是小军来了。”杨启智一边热情地和马小军打招呼,一边招呼我们进屋暖和。 “小军是个好娃啊,不容易啊!”杨启智说,自己年轻时也在板房子镇干过两年邮递员,太辛苦没有坚持下来,所以他十分了解马小军的辛苦。 近邻尚隔百里远。在山区,邻近的村子也要隔几座山头。下午6点半,马小军终于回到了邮政所。“我现在一个人住在邮政所,自从学校迁到山外后,孩子和爱人就都搬下去了,见一面困难哟。”马小军翻出手机里孩子的照片,默默叹着气。热心助人,他成为村民的好朋友3月21日清晨8点,板房子街道还沉浸在一片雾蒙蒙里,马小军已经收拾好邮包出发了。 “今天就一个邮包,全是报刊,没有信件,算是投递比较轻松的。”骑着摩托,他扯着嗓子说:“看,那儿就是同力村!”高朝村、东石门村、同力村、六合村、林场,上午9:50分,马小军一口气跑了5个村。从清河村出来后,马小军一看时间已是快12点了,“今天还有8个村需要投递,得抓紧时间!” 多年来,在马小军心里有几个重要的投递时段:八、九月份高考录取通知书,十一月份打工返乡村民的包裹等等。而这一时期,正是秋雨连绵季节,狭窄的乡间小道变得泥泞,山体塌方随时都有可能。2007年8月下旬,一场暴雨来袭,乡村的邮路被洪水冲断。这时,马小军收到清河村王文成女儿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深知这份录取通知书对一个山区家庭是多么重要。当天下午,他踩着泥泞的山路,将录取通知书送到王文成家里时天已经黑了。憨厚的主人拽着他的手挽留他住下来,他却谢绝了主人热情邀请,摸黑下了山。由于走得太急,在回邮政所的途中,马小军不慎跌进了山沟,手脚和大腿都被划伤,至今,脚上伤疤依然清晰可见。 “第二天还要去厚畛子镇送邮件呢,不敢耽误。”谈起旧事,马小军淡淡的话语解开记者的疑团。 在马小军的桌抽屉里,放着各色各样的旧塑料袋。这些东西是他的必备物品,每次送邮件时,他都要准备上几个。“山里的天气阴晴不定,遇上雨天,这些东西用处就大了。”为了防止雨水淋湿报纸和邮件,他要用这些塑料袋严严实实裹起来。 跟随马小军送信,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几乎每一封信件的主人都把马小军当作朋友。 在谢绝了八一村村民张引贵的午饭邀请后,马小军的摩托正前往三合村的路上。摩托车不时扬起阵阵灰尘,马小军身上的“邮电绿”和山间点点的绿色浑然一体。这名大山的儿子,在这条路上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 为了帮助一些腿脚不便或不方便出门的村民,除了背上必须投递的邮件报刊外,马小军有时候还会捎上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小百货或者米、面、油等生活用品,走上几十里山路送到深山里的山民手中。他的邮包里总是放着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山民们要他捎办的事情。“山高路远,村民为了买个小日用品赶几十里山路很不划算。时间长了,人都熟了,他们要买生活用品、代缴费什么的都会找我。” 在三合村,73岁的苔国良对马小军的感情尤其特殊。因为孩子都不在身边,妻子也已经去世,患有白内障的他一直一个人独自生活着。马小军得知这一情况后,每次来到三合村都要主动去老人家里看看,帮老人到医院拿药、在镇上购买日用品、做些体力活。“小军就像我的儿子一样啊,我眼睛不好,耳朵也不行,每次有信了他要读给我听,还帮我写回信,好人啊!” 李昌荣是花耳坪村的退休教师,儿子女儿都在上海打工,寄给他的汇款单都直接交给马小军,让他帮忙取,“我信任他!” “人与人之间都是有感情的,如果做这份工作是为了图钱,也许我早就不干了,可这么多年和这些村民建立起来的感情让我难以割舍,这也是我喜欢这份工作的价值所在。”说起多年来和村民打交道的感受,憨厚的马小军显得开心、率直。 当天傍晚近7点,按计划马小军送完了所有报刊和包裹。从上午8点上路到晚上7点,加上直线返回的路程,这一天的邮路达80多公里。为了肩上的责任,他选择了坚守 在偏远的山区,报刊、杂志、书信成了人们了解外界、与外界沟通的主要方式。1995年,马小军和在城里上师范的初中同学李强秀恋爱了,长距离的恋爱让他们唯一的沟通方式就是写信。“那时候每天盼的就是邮递员到我们村上来,叫我的名字,说有我的信。”马小军告诉记者,当年女朋友为了给他送件毛衣,提前给他发了一封信约定了见面时间和地点。可是不知什么原因,他却一直也没收到这封信,结果害的女朋友苦等了一整天,差点弄出误会。 “从那时起,我就萌生了要当一名乡村邮递员的念头,保证把每一封信都按时投递到收件人手里。”1996年,通过亲戚的介绍,当时只有20岁的马小军如愿以偿成为了板房子乡(2011年改为镇)的一名临时工邮递员。从此,他便承担起板房子乡和厚畛子镇方圆1318平方公里范围内,17个行政村、73个自然村的投递任务。 “我当时对邮政投递员的工作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以为就是骑着自行车轻松愉悦乘风而行,走乡串户,把信件和报刊送到用户手里就好啦,根本没有想过路上有刮风有下雨,有自行车去不了的地方。”16年的光阴过去了,但是第一次投递历程仍然至今让马小军记忆犹新。独自一人骑着自行车沿着规定的道路前行,在长达95公里的邮路上几乎一半的路程是没办法骑车的,扛着40公斤重的邮包爬坡、翻大山、挽起裤子过河……当他精疲力竭送完所有邮件时才知道这一趟需要整整两天的时间。 “第一次送完邮件回到家里,说实话,我后悔选择这个工作,真想第二天就悄悄离开,可一想到老乡们热情给我倒水、留吃饭,把我当家里的贵客招待的场景,想到我离开时他们那一双双真诚期待的目光,我给自己说,再坚持几天吧。”马小军告诉记者,在此后漫长的岁月中,他经常陷入在这种走与留的痛苦选择中,一边是生活的压力,一边是老乡们那一张张热情的脸,尽管经历了太多的辛酸和痛苦,但最终他还是坚持下来。“再辛苦的工作总要有人来干,既然一开始就选择了这个工作,就坚持到底吧,家里也只能靠她了……”说到这儿,马小军脸上掠过几许淡淡的歉疚。1999年马小军和李强秀结婚了。她为了能照顾马小军的起居主动来到了山区,前几年学校迁到了山外边,这才带着孩子离开了板房子。马小军说,他16年来所挣的工资,给家里也没有增添多少收入。 刚开始工作时,马小军一月工资为220元,现在虽说涨了,也就1300余元。摩托车包括油钱,都是自己承担,一月下来,剩不了几个钱。“媳妇一个月的工资我要干两个月,她也不指望我挣大钱,只要我能把自己养活住就行了!”一脸质朴的马小军挠了挠头,觉得自己是一个大男人,却没有把家撑起来。 长期的邮递工作也使马小军年纪轻轻就落下了老寒腿、风疹等病痛。山里的天气变幻无常,夏天为了保护邮件被暴雨淋得湿透、冬天被山路上的冰霜滑倒跌下山坡,这些对马小军来说简直是家常便饭。除此之外,还要面对冰雹、泥石流、飞石、毒蛇野兽等随时都可能出现的危险。这种对一个人意志、体力、精神的多重挑战,让不身处那个环境的人是很难想象。 在16年的岁月里,马小军不是没有遇到一些“诱惑”。一次,一辆过路车在路上遇险,马小军倾力相救,车主十分感激,极力邀请他到自己在山外开办的企业里工作,并对“救命恩人”许诺以高薪相待,马小军当即婉拒了对方的好意。这位生意人实在想不通,无论是环境还是待遇两地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为什么马小军对这里不离不弃呢? 对马小军不放弃投递工作“想不通”的人,何止是那位生意人,就连那些每天接受过他服务的用户也时常“想不通”。厚畛子镇姜家坪村搞养殖业的付宝平连续12年订阅《食用菌》杂志,马小军按期按时给他送到手中,他感慨说:“这娃对工作勤恳敬业,要是在山外闯荡一定早发达了。” 面对许多人“想不通”的疑问,“想通”了的马小军说:“对留与走的问题,我也曾徘徊犹豫,但是我还是选择了坚守,原因很简单,山里人因为有了我才与山外相通相知。”马小军说,只要他还能走,就一定会坚持走下去。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带着沉甸甸的邮包,伴着云霞和雨露,马小军十几年如一日奔走在这大山里,背囊里是乡亲们的牵挂、温暖和希望…… 采访手记:在采访马小军的两天时间里,记者跟随着他的步伐,把脚印一同留在了大山里。采访回程的路上,总感觉自己的心里沉甸甸的。车窗外青山连绵,山路弯弯。他是如此让人感动的一个人,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成功,多么大的贡献,而是因为他的平凡,他的坚持。 采访途中,记者曾问马小军:“结婚13年,你给妻子送过最贵的礼物是什么?”他想了很久,最后才告诉我,应该是一个音乐盒。结婚那一年妻子过生日时给买的,以后就再没有买过什么了。因为这份工作的报酬低,也因为自己一年到头都在这深山里,马小军从没有给过妻子一份像样的礼物。 在此,应该感谢马小军的妻子李强秀,感谢她对马小军多年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本报记者鄢山宇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