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1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职场精英 陈建华:航天新动力领域的攀登者
2020-05-06 09:47:45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记航天科技六院长征五号液氧煤油发动机总师陈建华

  2020年5月5日,震天撼地的火箭发动机轰鸣声响彻云霄。在液氧煤油发动机近千吨推力的巨大推举中,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B踏上太空征程。

  此时此刻,这一声巨响,对于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副总设计师、火箭液氧煤油发动机型号总师陈建华来说,是那么的动听,悦耳。

  然而,时光倒转到20多年前,这一声巨响却是那样的刺耳。

  “嘭——”,强烈的气浪像撒野的猛兽,爆炸声撞击着观测室的防震玻璃,似乎要将整个试车台掀翻!门、窗、墙在强烈地冲击下,簌簌发抖。一团团乳白色的气体从缝隙里汩汩地冒,像一个巨大的妖怪,张着大口……

  陈建华又一次从发动机爆炸的梦魇中惊醒,披衣下床,窗外依旧影影绰绰。在20多年前的液氧煤油发动机整机研制初期,失败和挫折是家常便饭。发动机试车出现故障后,作为故障分析小组副组长的陈建华的任务,就是带领团队早日“凤凰涅槃”,走出至暗时刻。

  液氧煤油发动机的研制犹如攀登世界航天动力领域的“珠穆朗玛峰”,其中推力室的研制难度大,被誉为开在悬崖上的液煤之花。可是,陈建华却对摘取这朵液煤之花,充满了浓厚兴趣,入职以来,多年如一日,奋力攀登。

30多本工作记录,打造一方宁静世界

  30年前,刚刚入职的陈建华,师从发动机老专家葛李虎。

  “性子急,说话语速飞快的导师葛李虎,带着还是懵懂的我,一头扎进了液氧煤油发动机艰难的探索中。”陈建华至今都很佩服自己的导师葛李虎。“那一代老专家对待技术的敢于较真硬碰硬的态度,值得我们一辈子去学习和践行。”

  老一辈专家非常技术民主,面对问题主张大家一起讨论,认为只有在争辩中,才能诞生最好的主意和最好的决定。“如何使燃料充分雾化,解决发动机的燃烧不稳定性?”“双组元喷嘴该如何排兵布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种方法有用吗?会不会得到截然相反的结果?”讨论会上,大家面红耳赤,剑拔弩张,双方各抒己见,气氛,遇火即燃,没有技术权威和小新兵的区别,只要你的观点有理、有力、有据。

  入职之初的成长经历,成为陈建华一生难忘的记忆,也使他下定决心为了摸清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一定要吃透技术!做到腿勤、脑勤、手勤、口勤。下车间,跟着产品一起走,了解产品加工过程,直接跟工人师傅对接讨论;多总结,勤翻书,了解相关领域的先进信息;自己动手勤分析。

  参加工作以来,光存留的工作记录就达30余本。如今,翻开早年那些布满蓝黑钢笔墨迹的泛黄纸页,时光的味道扑面而来,陈建华却仍能清晰地说出这是哪一次会议笔记或者工作心得,每一本都像宝贝一样被他小心地珍藏。顺手翻开一页,健谈的他都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那是1999年,研制工作进入攻坚阶段,可连续两次联动试车失利,又一台即将试车的产品涡轮泵出现了裂纹,为了找准故障原因,不影响研制进度,他一头扎进工作中,每天跟踪发动机全流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说,每当面对自己的研制记录本,感觉像是走进了一片纯粹的天地,一个世界突然开始变得安静了。

  他把液氧煤油发动机镌刻在心,越来越有感觉,从整体到关键组件,每一个特性数据都了然于心,一个数据变化了,他能迅速地判断出其它部位存在的问题,特准。

一边滴眼药水,一边反复看试车录像

  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将实践二十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回望来路,陈建华感慨,“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泪奔跑”。在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的道路上,陈建华和团队一直在含泪奔跑。

  在某一次发动机试车中,又一次爆炸突然降临!为了尽快找准故障,他把自己锁在办公室里,趴在屏幕前一边滴眼药,水一边反复看试车录像。精神高度集中,目不转睛的凝视,草稿纸上同步飞快地记录着每一个细微过程。作为技术负责人的陈建华,再一次被推到了风头浪尖。

  故障到底是从哪里产生的?这是小问题还是大问题?影不影响后续的研制交付任务?大家把探询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陈建华身上。

  位于秦岭南麓的火箭发动机试车台,偌大的厂房里,空空荡荡,阴冷的山风长驱直入。陈建华和同事李向阳围着产品不停地转,看,沉思,两个人在现场,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了。当这种专注沉静在他本来就感兴趣的领域时,往往会产生惊人的效果。

  拆卸发动机,成本太大了!有许多的器件是焊接工艺连接,只能采取破坏性拆卸,这样一来,影响产品正常交付进度。重新做一次试验,更是耗资巨大。

  一次又一次慎重讨论,坚持,最后,还是决定采用陈建华的方案,在不损坏发动机的情况下,将发动机进行分解,排除故障。

  陈建华和团队琢磨怎样找出导致故障的“元凶”,改进工艺方法。陈建华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他在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在厂房里和同事们一遍遍查找产品生产过程记录,摸索设计参数。回到家里像着了“魔”一样,抓起纸就开始演算。

  从早上八点走进厂房直到此刻的夜幕低垂,走出厂房的那一刻,陈建华“眼睛都花了”。“走,在黑白世界里厮杀一场!”陈建华对同事说。

  下围棋,是他唯一的业余爱好,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这大概是陈建华最放松的时刻。对弈时,棋子的起起落落间,大脑像做了体操一样,既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又培养了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习惯。

  人们在焦灼和忐忑中,等待结果。分解完毕后,故障部位终于“原形毕露”了。而这,和陈建华前期的分析判断完全吻合!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尺寸控制,改进了产品装配过程中的工装,保证产品的形位准确,就再也不会有类似的问题发生。

  长五B首飞告捷后,陈建华显得异常平静。他说,液氧煤油发动机后续还将面临更为繁重的任务,要把国产空间站核心舱、降落月球取样并返回的“嫦娥五号”送入太空。

  本报记者 薛生贵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13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