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生(左)正在为徒弟“传经送宝”。
操作室内,他身体前倾,眼睛紧盯着显示屏上的各项数值,操作柄在手里轻拢慢捻,方寸之间左推右拉,将不同厚度的板坯轧制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成品,厚度公差控制在0.2毫米以内。
2月21日,在宝钛集团宽厚板材料公司热轧车间,需要轧制的板坯被烧得通红,“唰啦啦”地通过输送辊道来到热轧机前,宝钛集团热轧主操作手、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郭文生要在短短5分钟内,对板坯完成“塑型”。
“我们的工作就像‘擀面皮’,把各种厚度、材质的板坯‘擀成’合适的尺寸。”郭文生说,每块坯料的塑性、温度、强度、尺寸都不一样,要把它们轧制成精品,靠的就是心手合一和30年积累的经验。
坐落于秦岭脚下的宝钛集团是我国钛工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以钛及钛合金为主的专业化稀有金属生产、科研基地,先后为国家材料制备和尖端科技承担了8000多项新材料试制,取得科技成果600多项。
1993年,22岁的郭文生从武警某部退役后,来到宝钛集团宽厚板材料公司成了一名轧制工。
从军人到工人,职业的转变让郭文生有些不适应。然而,军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精神,激励着他很快走出低谷。
“混是8个小时,干也是8个小时,混日子不如干出样子!”工厂里,郭文生始终保持军人作风,每天第一个到岗,打扫卫生、检查设备,下班后又拉着老师傅请教。
很快,勤奋好学的郭文生得到了大家的喜爱,无论是老师傅,还是年长的同事,都愿意和这个爱钻研、有干劲的年轻人打交道,把自己的绝活教给他。郭文生也一步步成长为热轧“大拿”,只要经他手的产品均优于标准要求,他也相继获得“三秦工匠”、全国劳模等荣誉。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郭文生更忙了,只要有时间他就来到各生产车间调研,收集整理职工意见,并查阅相关资料,更新汇总成合理化建议。
“我今年的议案内容主要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业母机等方面。”郭文生说,他的议案源于宝钛集团的生产实践,并结合了陕西实际和国家需要。
2018年,宝钛集团推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了技术工人、科技人员、管理人员三条成长通道,待遇向一线倾斜。
“技术工人和科技人员不用‘挤’管理岗,一样拿高薪。”宝钛集团副总经理陈战乾说,产改推行后,职工不但能安心工作,而且善于钻研业务,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今,宝钛集团搭建成了从技术能手到学科带头人的五级成才通道,宝钛工匠可以拿到中层正职管理岗年薪,学科带头人年薪等同于高级管理层。
“一线职工的待遇提高了,大家的生产热情再度高涨。”郭文生对这个氛围感到很欣慰,他也从中认识到了提高产业工人待遇的重要性。
“制造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陕西是制造大省,大有可为。”目前,郭文生已经起草了《重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等建议,他希望国家重视提高产业工人待遇,助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我要认真履职尽责,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发现和掌握真实材料,把广大职工的心声带到全国两会。”郭文生说,还要做好“传帮带”工作,带领团队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多出精品,为我国航空、航天、舰船、海洋和化工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本报记者 赵院刚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