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不断壮大卓越工程人才队伍。”天津大学党委书记杨贤金代表认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还存在产学合作缺少持续长效机制、高校导师实践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
杨贤金代表建议,要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激励性政策和资源支持;要引导和鼓励行业企业加大对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要推动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加快提升校企导师队伍质量。行业企业要深度参与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全过程,协同高校打造工程人才实习实践基地和平台,培育更多卓越工程人才。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沐妍 3月6日,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部件厂飞机铆装钳工赵平,提出了关于进一步优化低空经济体制机制的建议。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我关注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型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户和小微企业的利益。”3月4日,深耕农业领域多年的住陕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昝林森在接受记者采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沐妍 “我亲眼见证了技术工人的成长,也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动车段动车组机械师董宏涛说。 &ldqu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我重点关注居家养老与银发经济、公益诉讼立法、民营经济发展、青少年专门化教育等领域。”3月2日,住陕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洁向记者介绍了自己今年的建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我今年的提案围绕科技、人工智能、农业、青少年身心健康、企业司法重整等多个话题展开。”2月27日,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天龙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长祁志峰正紧锣密鼓完善全国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