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商背景
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大中型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研制生产基地,现有职工8409人,其中技能人员3785人,技术人员1988人。面对航空制造领域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公司围绕选好、育好、用好技术技能工人,将构建科学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作为集体协商核心议题,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协商过程
(一)健全机制,规范流程。编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体系文件,明确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管理等工作流程、标准等。依托“公司、中心(部门)、工区(室)、班组”四级民主管理网络,拓展协商覆盖面,提升职工参与度,将协商成效、合同履行等纳入公司年度综合考评体系。
(二)精准把脉,凝聚共识。每年11月,由公司工会牵头征集职工意见建议,会同人力资源部、审计与法务部等相关部门研究讨论,初步拟定集体合同草案。12月召开正式协商会议,职企双方就工资方案、技术奖励、晋升通道等关键条款进行多轮磋商,确保诉求充分表达、利益有效平衡。集体合同草案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签订。
(三)刚性履约,闭环监督。集体合同签订后依法报市人社局审查、上级工会备案,向全体职工公示。建立“监督-通报-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纳入职工代表监督重要内容,每年至少开展1次监督检查,将集体合同履行情况向职代会报告,设立反馈渠道确保职工问题及时响应。
三、协商成效
通过协商,构建起“激励+成长+关爱”三维赋能的技术工人薪酬机制。一是健全薪酬激励机制,推行“岗位价值定基数、能力素质定等级、创新创造定激励、业绩贡献定分配”模式;针对生产重难点问题,实施“揭榜挂帅”专项奖励机制;设立国家级、省部级技术能手表彰体系,强化技术成果转化收益分享。二是健全成长成才机制,积极落实“新八级工”职业技能认定制度,结合宽带薪酬,在同一薪级分设9档岗位工资梯度,实现职位职级与岗位工资薪级精准匹配;构建“培训-认证-晋升-激励”体系,每年举办职工技能运动会,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健全福利保障机制,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开展专项慰问、节假日慰问,创新实施外场技术、技能工人专项慰问,组织劳模先进疗休养,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心理团建活动,提供个体心理咨询服务等。2024年,公司共开展技术革新项目232项,职工发明创造项目41项,取得国家专利4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项目75项,实施合理化建议1036项。
律师点评: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围绕技术工人薪酬激励开展的集体协商,具备鲜明的合规性与前瞻性。通过“制度化机制、精准化流程、闭环化监督”,将法律规定的“集体协商权”转化为职工可感知的“薪酬增长、成长机会、福利保障”,为企业激活了创新动能,让集体协商真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守护职工权益的“双向引擎”,实现了“职企双赢”。

职代会审议通过集体合同草案。
(李飒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