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召开集体协商会议。
一、协商背景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合阳公司作为年产120万吨的主力矿井,生产任务繁重,但由于企业体量小、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职工休息时间难以保障。长此以往,职工身心疲惫,积极性受挫,不仅影响队伍稳定,更埋下安全生产隐患。面对这一长期存在的“休假难”困局,在上级工会指导下,合阳公司希望通过制度化协商,找到兼顾企业生产与职工权益的平衡点。
二、协商过程
(一)深入调研,凝聚共识。公司工会主动作为,成立专项调研组,通过班前会宣讲、发放资料、问卷调查、一对一访谈等形式,深入采掘一线和生产部室,全面收集职工诉求。累计回收意见327条,精准梳理出“倒班周期过长”“轮休制度缺失”“年休假执行不到位”三大核心痛点,形成《职工休息休假权益保障提案》,为协商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和民意支撑。
(二)规范程序,科学协商。双方依法推选协商代表。职工方首席代表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包括3名采掘一线职工和2名部室职工;企业方代表则由总经理带队,人力资源、生产调度等关键部门负责人组成。工会提前向企业方发出协商要约,明确“保障旬休、落实年假、优化轮休”三大议题,协商会上,双方围绕“生产任务与休息时间矛盾”“人员短缺导致替班难”等焦点问题进行多轮探讨。职工方提出“强制旬休”“轮休与绩效考核脱钩”等主张;企业方反馈生产压力,提出“分阶段补充人员”“弹性休假与生产淡旺季结合”等方案。经过三轮协商,最终达成一致。
(三)创新机制,确保协商成果落地。双方共同制定《职工轮休假管理办法》,针对制度执行初期区队人员不足、部室迎检频繁等问题,工会与企业方建立“季度复盘机制”,通过补充新工、优化生产排班、推行智能化减负等措施,逐步缓解矛盾。
三、协商成效
一方面,职工权益得到实质性保障。采掘区队的旬休执行率从协商前的35%大幅提升至92%;生产部室人员月均休假达到4.5天;本年度职工带薪年休假兑现率达到100%,未休补偿全部足额发放。职工从“不敢休”“不能休”变为“安心休”。
另一方面,企业管理与效益同步提升。明确的休假制度减少了管理随意性,智能化改造将工作面单班作业人数从25人减至16人,有效缓解了人员压力。更为重要的是,职工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离职率同比下降40%,在职工状态更佳、队伍更稳定的基础上,公司产量逆势增长9.5%,安全事故率显著下降,实现了“职工休好假、企业出好煤”的劳资双赢局面。
律师点评:休息休假与工作时间,一体两面。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不仅属于劳动基准核心学理命题,也是数字社会每天高频发生的问题。本次集体协商的特点在于:协商主题聚焦,集中回应并有效解决职工长期存在的“休假难”问题。通过完善旬休、轮休与年休的休假保障机制,使职工的“休息权”与“休假权”落地执行。
(贺涛 陕西永嘉信律师事务所律师)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