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人生如逆旅,挑战和困境总是与我们如影随形。它们或如狂风骤雨般凶猛,或像细雨绵绵般侵蚀我们的意志。面对这些未知的艰难,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对抗,试图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不懈地努力去征服一切。然而,有一种更强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总想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旅游。选来选去,选上了安康的旬阳。然而,跑三四百公里,仅仅游一个旬阳有点单调,于是又添加了白河。 (一) 旬阳因旬河而得名。旬河是汉江的一条支流,从北
《文化苦旅》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的经典散文集,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部富有文化感召力的旅行散文。书中作者以旅行经历为主线,通过对古代遗迹、文化古迹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文化景观,揭
杨龙 春分刚过,我居住的小区便悄然化作植物的天然舞台。我在花影婆娑间驻足,目睹着这些花花草草蓬勃的生命力,心中感慨万千。冬去春来,花落又花开,枯荣交替间究竟藏着生命怎样的执念? 植物以新绿般的朝
刘培英 母亲14岁就嫁给了父亲。婚后数年不育,到二十岁终于生下了大哥。虽然儿子来之不易,母亲对大哥的教育却非常严格,专门为他请了私塾先生,还请了几个同龄孩子伴读。大哥身材高大,容貌英俊,为人诚实敦
卫尚科 小时候,我脾胃不好,身体瘦弱,对吃食没有特别的喜好,尤其对荤腥大肉没啥兴趣。唯有母亲做的烧馍馍,至今想起来还口舌生津、记忆犹新。 那些年,父亲给生产队放羊。做完早饭,母亲常要给父亲准备
王宝雯 惊蛰一过,在北方平原的沟坎旁、麦垄间,一簇簇灰绿色的白蒿顶着细密的绒毛破土而出,轻颤着迎接春风。 白蒿,中药称“茵陈”,《本草纲目》里记载其“清热利湿,退黄护肝”,
胡颖 赶在落雨前,买回了新鲜的春菜。 因为每过一场春雨,天地间就会更加朗润与清明。在日日上班的途中,眼见着一排排树木的枝干由深褐色渐渐返青,而道旁参差的花朵也仿佛商量好一般,齐刷刷亮出俏丽的容
朱耀军 1971年3月11日凌晨5时,17岁的我随同600余名热血青年团员登上了12辆大卡车,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在鲜花的海洋中,在县城大街小巷挤满欢送的人流中,我们随同咸阳市的20000余名青年学兵,奔向三线建设的
赵攀强 我和父亲共同生活了16年,具体是我1967年8月出生至1983年7月初中毕业这段时间。自从这年秋季我踏进安康农校的大门后,再也没有见过父亲,因为他已经离开了人世。 对父亲的记忆,七岁上学前基本是模
祁军平 我与刘小会老师的相识,源于共同的文学爱好。作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副主席的她,文采出众,新闻报道、散文、报告文学皆能驾驭自如。她出生于麟游,而我则在麟游工作了二十多年,我们又都是宝鸡交通
辛敏前年与大荔文友李跃峰、武德平等人游览大荔南部的沙苑后,曾著文《沙苑不仅仅是沙漠》,在描写了沙苑独特的风景、风物、作物特产,记述了家乡父老乡亲在沙苑创业事迹后,文末写道:沙苑这边风景独好,环境优美,
李子白 雷蒙德·卡佛在《关于有事件和结局的小说》一文中说:“那些接近生活的小说,拥有能被认同的人物、动机、情节和戏剧性,也就是说有事件和结局的小说(二者密不中分)……”
常智奇 寒门有赤子,教育出栋梁。1980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梁治中,来到宝鸡市渭滨区谭家村小学任语文带课老师兼班主任。在师道守真、教书育人、授业解惑的道路上走了30多年,并出任小学校长。人们都叫他梁校
高鸿 在渭北高原的深处,有一个叫庙岭的村庄,它的黄土褶皱里生长着一个用生命写作的作家。辛峰的笔端蘸着泾河的水,把四十年的光阴凝于笔尖,在《西漂十年》的都市迷宫与《十里庙岭》的乡土废墟之间,搭建起
秦川 近日,西安市阎良区北屯街道李桥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梨花节,回想去年的节日盛况,我心中满是向往。恰逢友人相邀,遂欣然前往,期待着在这个春风沉醉的时节,再一次与梨花浪漫邂逅。 刚踏入李桥村,
孙超超 2019年的一个平常日子,我随手翻开《陕西工人报》,突然在版面上看到了自己的图片——那是我拍摄的一幅摄影作品《火热情怀》,占据了当天报纸好大一块版面。那一刻,指尖触碰着铅印的署名,
陕西龙钢公司 孙超超 作为一名基层工会宣传干事,我非常荣幸能参加陕西工人报社2025年第一期通讯员培训班,5天的沉浸式学习犹如打开了一扇全景天窗,让新时代宣传工作的阳光雨露倾泻而下,不仅让我在宣传中开
陕西北人印刷机械公司 侯旭阳 为期5天的通讯员培训,从理论授课到实地采风,从技术探讨到实践操作,不仅让我对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有了系统性认知,更让我深刻体会到“干中学、学中干”的必要性。
张辉 学有所获全媒拓界笔耕春AI点睛破雾痕政务帧帧裁日月采风淬火见陶魂 学有所乐石凹斑驳刻岁痕科技园中绿意囤古镇窑烟融笑靥账号星河跃鲤门 学有所期五日抽丝茧化纶新闻经纬织乾坤结业非是征帆落星海扬楫再启程 学
白宏伟 我们是被知识点燃的火种 在老师的悉心授课里 照亮前行的方向 我们是被知识点燃的柴薪 在陈炉的窑火里 读懂泥土如何记住温度 在王石凹的巷道中 收集矿灯般沉默的坚守 风一吹
中交二公局东萌公司 蔡淑婷 夕阳纯粹的金色洒在连绵起伏的黄土地上,关中汉子站在房顶,遥遥与山坳沉默相望。这里的土地滋生出大西北的婉约——每一寸肌理都浸润着瓷的魂魄。 陕西铜川,在关中平
春 怀揣着希望与生机 宛如一位温婉的精灵 消融了冰封的河流 唤醒了沉睡的种子 春风掠过原野,绿草成荫 仿若大地披上了翠绿的绸缎 春花绽放在枝头,缤纷绚烂 好似天空中散落的璀璨繁星
在记忆的深处,有一片金黄灿烂的油菜花海,那便是我的老家。 每次回到老家,最期待的就是看到那片由无数油菜花组成的海洋。一眼望去,金黄无边,仿佛是大地的金色盛装。走进油菜花海,浓郁的花香扑鼻而来,让
曹彦强 伴着晚霞,我斜坐阳台,仔细翻看着《陕西工人报》。6岁的小侄女探着脑袋,挤到身边问:“报纸上都有啥?”我告诉她,报纸里有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故事。事实上,我们家四代人都是陕工报的粉丝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