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冬闲,围炉夜读李白《北风行》诗句,让人联想到“燕山雪花大如席”的盛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遮天蔽日。诗人李白以席拟雪花,想象飞腾,精彩绝妙。 夜读古诗,想象燕山雪景,不由想到了北方城乡
老矿工郝师傅在古稀之年,搬进了由棚户区改造的新楼房,愉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老郝,新楼房住上了,还有啥理想?”老王问一起晒太阳的郝师傅。 郝师傅扭动了一下身子,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对
母亲的菜园,宛如一首写满爱的田园诗,在时光烟火中低吟浅唱。 母亲生前,与这片菜园仿佛融为一体。晨曦微露,她便踱步于菜畦之间,眼神中满是慈爱与温柔。她常独自凝望着那些嫩绿的菜苗,好像在与它们倾诉心
午后,我们启程前往文友刘明老师的家乡。那藏在北山的乡下,宛若世外桃源,有着乡土的诗画表情,让我心驰神往。 车在北山公路蜿蜒盘旋而上。谈笑间,隐匿在竹林中的院落渐渐映入眼帘。 刘老师的父母早已在
第一次学习《论语》是初中的时候。课上,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并背诵课文,老师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那时,虽然感叹于先贤圣人的智慧,但对一个少年来说,背诵全文应对老师抽查,或将原文答在卷面上换取分数,
作家路遥受前辈柳青影响,扎根现实主义的土壤,用手中的笔书写生活漾入内心的波澜。翻开《平凡的世界》,字字句句都是路遥真挚的人生见解和经验所谈,他用眼睛、心灵观察体悟人世间的人和事,用渴望美好的执着描
常年出差已经成为常态,我出差必定会带上一两本书,在登机后,随着引擎轰鸣声渐行渐远,我便翻开书页,沉浸在字里行间构建的世界。这趟旅程,我选择的是一本关于时间旅行的小说,它如同一叶扁舟,载着我穿梭于现
冬月时节,有幸收到文友永涛寄来的小说《周秦坡》,同时还有一幅书法作品。打开快递的那一刻,我就思索了许多,几年不见,永涛的书法大有长进,第一感觉就是力透纸背、意态横生、韵味无穷。当然,我不是书法家和
懵懂的少年,从原生家庭出离,变成天涯追梦的游子。又恰与家族迁徙史巧合,那生命的滋味该是多么波折。楚秀月就是那个漂泊者与追梦人。 因此,《戈壁的黄昏》绝不只是楚秀月的一篇代表性散文,也不只是以此篇
读完盛世唱响(本名刘俊锋)的长篇小说《逆风飞翔》,首先想到了《平凡的世界》。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部写成后,被《当代》退稿了,杂志社的编辑很不看好,认为小说写法太老土。 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
岁末年初,天地似乎蒙上了一层特别的光晕。冬日的风虽仍夹带寒意,却似乎少了几分凛冽。元旦,是旧年的余音,也是新年的序曲;是辞旧的回望,更是迎新的期许。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洒在窗台上,像是给大地披上
转眼间,旧岁的尘埃已轻轻落定,新年的曙光悄然升起。过去的一年仿佛是一场绚烂的烟火表演,每个瞬间都闪耀着不同的光芒。那些平凡的日子,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朋友的关怀而变得温馨而珍贵。我们曾在春暖花开时,和
冬夜闲踱湘水边,萎荷弱柳朔风寒。烟波缥缈流光映,岳舫笙歌客不眠。书院登阶寻古贤,一师拾径伟人瞻,故居敬晓少年事,尽瘁为民重泰山。(春草)
晨曦中,他们的身影,如同一缕温暖的阳光,穿透城市的雾霭,在钢铁与火焰的交响中,铸造着梦想。 每一锤落下,都是对岁月的叩问,每一刀切割,都是对生命的礼赞。他们的双手,在细致雕琢中,绽放着智慧的光芒。 每一
时令虽已进入冬季,但近日寒意却不多,便和几位文友相约到阎良石川河游玩。 石川河沿岸,草木早已褪去绿意,尽显枯黄萧瑟。我们漫步在枯草铺成的金色小径上,心中充盈着对这个季节的感慨。 行至石川河畔时
冬日阳光洒满大地,如同温暖的拥抱;微风轻拂脸颊,带走了所有的忧伤。我在这里盘点2024。 大家的潜意识里,火热的施工一线是最能创造人生价值的地方。然而不尽然,发挥保障作用的材料中心同样能熠熠生辉。面对
日历悄无声息地一页页翻过,每一页都镌刻着欢笑与泪水。转眼间,2024年的篇章翻过最后一页,2025年的崭新篇章悄然开启。茫茫人海,我们如同漂泊的旅人,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想,感受岁月流转与时代变迁。 每当
陕西的美食版图中,岐山臊子面以其独特风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占据着重要位置。那碗看似平凡的臊子面,蕴含着无尽的风情与故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人们的眷恋。 走进岐山县的小巷,空气中弥漫着臊子面的香气。
“这一次,到底要不要告诉小元呢?”老侯陷入了纠结之中。 前几天,老侯刚从南山景区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小元的电话。小元问老侯是不是来过南山,老侯说是的,小元一下子提高了音量:“师父,你
在浩瀚的自然花卉中,有这样一种花,它不追逐隐逸如菊,不沉迷富贵如牡丹,而是傲然独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便是莲。此乃花中君子,其清韵与风骨,恰似廉洁自律、清风正气的化身。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 工人们披着霜雪的铠甲, 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矗立, 如同山岳般坚定不移。 他们穿梭在冰冷的钢铁间, 汗水与雪花交织成冬日的画卷,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生活的誓言,
这一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回顾起来,似乎忙忙碌碌却没啥成就。但在我心中,有一个人让我深受触动,那就是王前恩老师。他是一个60多岁的农民,生活经历丰富,从养猪到商场保洁,无论做什么,他都对写作保持着一份
冬天已至,我把小宝在幼儿园里做汤团的视频发给了母亲。她一边端详手机,一边露出慈祥的微笑。看她打完毛衣后,活动着僵硬肩膀,我建议道:“妈,你最近怎么没有出去打球了?锻炼身体还是得坚持啊。”母亲
近日,我对母亲的思念越发浓重了。她那辛劳的背影、包容的热泪、善良的微笑,令我彻夜难眠。尤其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件小事,让我深切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一篮白馍陕北故乡的土地不适宜种冬小麦,种在背坡,
在抖音刷到在新疆打工的二舅吹笛子的视频,点了关注,二舅的数个视频立即呈现眼前。有吹笛子、吹口琴、弹吉他、拉二胡、钓鱼等等。 二舅比我大四岁,勤劳奋斗大半生,用他的踏实努力支撑着大家庭的一切。伐木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