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是全国知名班主任、全国模范教师于洁做了20多年班主任的回答。在没有读《我就想做班主任》这本书之前,因为繁琐的班务管理、学生的成绩问题、家校沟通中的困难、工作时间长,加
郑曼的《乐人》,是一部集中关注表现关中平原的乡村乐人在红白喜事上演奏的长篇小说。小说中,作家以老关家关仕林的乐人生涯为聚焦点,把乡村乐人以及乡村生活活色生香地铺叙开来。通过对一群乐人日常生活的集中记述
记得在今年春天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办公室外边有两排整齐的朱砂梅,只要春天一到,便艳艳地开放,时不时地吸引着我的身心。别人赏那梅花的颜色,说没办法用语言表达,说出来就失了味,我说是艳艳吧。对方说,不是
《聊斋志异》中说,陕西华阴有一个叫安幼与的书生,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常仗义疏财,尤其喜欢放生。遇到猎人捕获的鸟兽生灵,会不惜重金买下来,然后放归自然。 (一) 有一次,安幼与到亲戚家帮忙办理丧
对于这个话题我一般不涉及,我时常觉得自己都不幸福,如何有资格来谈论呢?但有时候又身不由己的去想,即使没有理出什么头绪,可有一点,也只有自己明白,追忆时遇到心怡的事会舒服,这种舒服确实不是铺天盖地的,
□韩盼锋 我心心念念、付诸全力培植养育的那株花儿,终是枯萎了。 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我昼夜不舍地观赏、浇灌、滋润的那株花儿死了,连同新生出的叶子也蔫了。 我试图救活它,把它移到阳光下,放到通
□辛恒卫 乡下老邻居张小敏的母亲已有八十八岁,耳不聋,眼不花。我每次回乡下都喜欢买上几斤老人爱吃的点心去看她,一来二去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老人告诉我,她妈妈就长寿,活了九十八岁。按她母亲
□张叶 自行车骑得久了,镀上了岁月的光泽,也仿佛有了生命。抚触处,是温润的手感和深情,承载着一段又一段悠悠过往。 童年的乡野村田之间,阡陌纵横,黄土路和狭窄的柏油路交错延伸,这种路面最常行驶的
□沈燕 她的手粗糙得像一把锋利的刀,厚实的掌心长满黄色的老茧。 由于长期和泥土打交道,她的手亦如泥土一样坚硬,岁月将沧桑和艰辛一点点刻进她粗粝的手心。 傍晚的时候,这双手在昏黄的灯光下给全家
□丹影 窝菜是早些时期乡下农村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那时乡下生活贫乏,粮食稀缺,酸菜便成了饱腹疗饥的主食。 到了窝菜那几天,小小的村子就像过节一样,三户一帮,四户一合,一家一家轮流干活,轮到谁家
□董全云 忍冬用一个“忍”熬过严寒的冬天,因其在春天开花,其花先白后黄,故又称“金银花”。 人们往往赋予植物许多寓意或以其充当情感载体。金银花,喜阳,又沾金带银,有发财、富
□陈菊艳 我的师傅姓李,是当时厂里很有声望的一名焊工。师傅焊接技艺高超,有些工艺要求高、难以施焊的工件,通常出自师傅之手。 我上班的时候,师傅已快到退休年龄,我成了师傅的最后一个徒弟,也是工作
清晨,微凉的雾气笼罩着湖面,仿佛天地之间仅有的便是这如梦似幻的水汽。垂钓,是我的独享时光,既是与自然的相逢,也是与自我心灵的对话。 湖边,石凳上还有昨夜雨露的痕迹,我小心地放下渔具,望向湖水。湖
岁月是一个“神偷”,悄无声息地就偷走了我们的时光。仿佛昨日,我还徜徉在百花丛中,今朝回眸,却已站在了秋的句点,冬的起点。望着那些绚烂如夏花的记忆,在记忆中缓缓化为一缕青烟,被沾染着寒意的
雨后清晨,天地间仿佛被一层轻纱缓缓揭开,万物苏醒于这细腻的晨曦之中,步入一幅细腻温婉的诗意画卷。 天空,那曾深邃如海的蓝,此刻被晨曦温柔地勾勒,边缘泛起了淡淡的紫罗兰色,如同远古诗人遗落的梦境,
□南坡 家是心灵的诊所哪怕心在滴血只要吃一碗母亲的擀杂面便会忘掉一切伤痛 家是心锁的钥匙当想不开的时候回一趟老家只要看一眼默默劳作的父亲就会明白生活的真谛就两个字——简单 家是念想的归宿没有念想
□白卫民 雪被风拽着手一路向前奔跑把秋的记忆抹去在大地上留下了冬的痕迹 雪花,一夜之间挂满了树梢给金菊披上了洁白的衣装让梅花更加艳丽夺目 雪花,爱上了冬天的大地扑向大地的怀抱让空旷的田野银装素裹麦苗抬头为
□王可田 茶越喝越淡歌越听越孤独诗神远去藏起彩虹的夏日 你的树已不长新枝不发新芽你吞食记忆咀嚼过往——一架忧伤的时间的榨汁机 灰头土脸的时光也是好时光呀如约而至不会遮住你的花与灯,星与梦 风景 你
□李焕龙 来到巴山腹地的秋河岸边,看到帝景南山研学基地敞篷作坊里的几堆泥土、几张台案,我当下明白:这里的“泥土育人”不是传说。基地负责人万琴棋介绍了一串研学故事,我的脑海里当下浮现出一
□吴海鹰 人们眼里,财富或是至高无上的权力或是终生享用不尽的金钱。而在我的眼里,父亲书柜里一排排高高低低的书籍才是我一生追求的财富。 父亲有两个三米高、一米多宽的书柜,枣红色的柜身散发着幽幽光
□孙孝运 在文学的广袤天地里,安黎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散发着别样的光芒。他既是一位才华横溢的作家,也是一位严谨负责的文学刊物编辑。安黎的人生,交织着对社会的忧患与写作的闲适,犹如一幅层次丰富的画
□程新中 按照文字介绍的,这里住着近千人。然而,登上灯阳村后面的山,又发觉灯阳村小得可怜。小河边巴掌大的一个自然村,在林木掩映下,看起来零零碎碎,没有横空出世的气势。我住的灯阳村一户人家,竟然看
□赖家斌 老家屋前的沟对面,从沟口到向家堡长着四棵粗壮的柿子树,每棵树之间相距大约一里路。沟口上的那棵最粗,要三人合抱,靠沟边的一侧有个树洞,可容两人避雨,最小的那棵一个人也抱不住。爷爷不知道它
清晨,习惯点开手机,一张老照片映入眼帘,紧下条是西安市灞桥区政协副主席、诗人、书法家肖晓宁老友的短信:“这位王老先生是我岳父王文章。”随后,看到同一照片,紧下条是陕西科技报原执行总编、知
□王耀 在冬日的晨曦里, 雾凇轻舞,如诗如画。 枝头挂满晶莹的霜花, 仿佛梦境中的童话。 远处的矿井, 灯火阑珊,映衬着夜空的深邃。 矿工们踏着冰冷的大地, 心中却燃烧着温暖的火种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