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医疗保障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推进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我省医保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12月8日,记者采访省医保局工作人员对政策内容进行了解读。
监管常态化用好飞行检查“监管利剑”
医保基金是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省医保局始终把加强医保基金监管作为首要任务,截至2023年10月,累计检查定点医药机构16.71万家次,处理3.3万家次,追回医保资金17.4亿元。“基金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医保基金监管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定点医药机构自律意识不足,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现象依然存在,同时医保改革新的政策加快出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DRG/DIP支付方式改革、门诊共济保障等改革举措全面推进,对医保基金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工作人员说,面对问题和要求,有必要把监督检查手段以制度形式加以固定,让医保基金监管常态化,不给欺诈骗保等违法违规行为可乘之机。因此,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保障基金使用常态化监管的实施意见》,结合陕西省监管工作实践印发了我省《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明确了飞行检查、专项整治、日常监管、智能监控、社会监督5项常态化监管具体举措,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基金监管体系。二是明确医保行政部门、医保经办机构、定点医药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落实常态化监管的职责分工,全面压实各方责任。三是明确了常态化监管制度机制、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信用管理制度、异地就医跨区域监管工作机制、重大事项处置机制等5项制度机制,保障常态化监管具体举措的有效落实。
飞行检查如何开展?工作人员说,飞行检查是基金监管的一把利剑,其“点穴式”“穿透式”的特点,使得飞行检查组织形式具有震慑性、发现问题具有精准性。今年,国家医保局公布《医疗保障基金飞行检查管理暂行办法》,对飞行检查的启动、检查及后续处理进行了规定和要求。其有以下特点:一是“突击性”,飞行检查是对被检查对象不预先告知的现场监督检查。二是“震慑性”,飞行检查一般采取以上查下、交叉检查的方式,主要是为有效规避“熟人社会”的监管难题。三是“专业性”,飞行检查组成员来自多个专业领域,涵盖医保、医疗、医药、财务、信息等,专业的复合化程度较高。四是“集约性”,飞行检查组内设若干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相互补充、互为印证,有利于提升飞行检查效率和检查结果质量。五是“信息化”,飞行检查一般通过现场抽查病历发现问题,对医保数据全面筛查,使得违规问题所涉金额得到全部处理。2020年,省医保局首次组织开展省级飞行检查,72家被检定点医疗机构共退回违规基金3.87亿元。2023年,开展飞行检查和“回头看”,筛查出26家医疗机构、12家零售药店共涉嫌违规使用医保基金8948.23万元。
聚焦重点领域重视社会监督
那么专项整治如何开展?据介绍,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主要特点是通过多部门联合,针对违法突出问题重拳出击,一案多查、一案多处,发挥监管合力。近年来,省医保局联合多部门聚焦重复报销、虚假住院、精神病院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高压态势日渐巩固,部门综合监管更加有力,长效机制逐渐健全。2023年,省医保局联合省人民检察院、公安厅、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工作,聚焦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整治:一是聚焦骨科、血液净化、心血管内科、检查检验、康复理疗等重点领域。二是聚焦医药结算费用排名靠前的重点药品、耗材等。三是聚焦虚假就医、医保药品倒卖等重点行为,对异地就医、门诊统筹政策实施后的易发高发违法违规行为也专门提出工作要求。
智能监管在基金监管中发挥什么作用?工作人员说,一是运用医保信息平台智能监控子系统,可以实现对每一笔医保结算费用的合规性审核。二是建设医保反欺诈智能检测模型,利用大数据优势,分析欺诈骗保行为特征,从而建立相关模型,精准打击欺诈骗保行为。三是开展医保数据筛查分析,对医保结算全量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为监督检查提供精准线索,提升监督检查的精准性。
同时,省医保局高度重视社会监督工作,每年4月份组织全系统开展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提升群众对医保政策的认知度和知晓率。并联合财政厅修订了《陕西省违法违规使用医疗保障基金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将举报奖励资金从最低200元最高5万元,提高至最低500元最高20万元,调动全民参与基金监管的积极性。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