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课间,孩子们都到操场上玩耍。 碑林区小雁塔小学供图
最近,关于中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讨论引发广泛关注。11月20日,西安市教育局发出通知,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管理有关要求。
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最自由、最快乐的校园时光。各学校“课间十分钟”到底是什么情况?对于“课间十分钟”,大家都怎么看?连日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不少学校开展了调研和采访,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和老师,确实各有各的烦恼和包袱。
学生:
教室换到三楼后几乎很少去操场
“自从上了二年级,教室换到了三楼,我们几乎很少去操场了!”这是雁塔区某小学二年级学生小七(化名)随口的一句话。小七告诉记者,一年级时因为教室在一楼,大家经常一下课就跑到操场上去玩,课间特别开心。但二年级教室在三楼,出于安全因素考虑,老师有“交代”,不要“私自”下楼。除了大课间可以去操场上跑操、做广播体操,其他课间同学们几乎是在教室或者班级楼道区域度过。
小七说,每天最期待的就是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和课表上的体育课,“只有这时候,才能放心地去操场上活动”。
“现在,去操场玩是‘专属’教室在一楼的一年级孩子的,其他年级孩子都不能下楼玩,更何况去操场!”小七的妈妈黄女士不知道这样的举措是好还是坏,“孩子们都已经习惯了,如果哪天和同学偷溜着去了操场,回来还给我‘炫耀’呢”!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虽然不少学校都在鼓励孩子走出教室,也创设了各种环境和区域供孩子们课间活动,但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被“限制”的现象也有不少。
曲江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高女士反映,课间除了上厕所,孩子基本都是待在教室里,和同学说说话,或者在教室外走廊站站。灞桥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张先生认为,操场是孩子们释放运动天性的最佳场所,“如果连自由的课间都被局限在狭小的区域活动,何谈让孩子们释放天性,自由成长”?
孩子们两两一组,玩快乐拍手歌。高新三十一小供图
老师:
最大的顾虑还是学生的安全
谈及“课间十分钟”最大的顾虑,“当然是学生的安全!”西安市实验小学麟德校区老师张西彬脱口而出。对个别老师为确保安全无事出现“圈养”学生的做法,张西彬非常理解,但他也觉得这样因噎废食的做法,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在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的前提下,学校鼓励孩子们课间都到室外活动、锻炼,缓解眼疲劳,舒展身心。”张西彬给记者介绍了他所在学校在课间安全教育方面的一些好做法。
记者了解到,该校在课间安全教育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如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制定安全活动规则。掌握急救技能的值班领导、教师和保安,一下课就进行课间巡查,实现课堂与课间学生安全的无缝对接;学校还挑选安全意识强的学生肩负“红领巾安全监督岗”的职责,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必要时向老师汇报。
“我们也希望看到,在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后,晴朗的天空下,温暖的阳光中,到处都是孩子们活泼的身影。”受访老师小雪(化名)是城区某小学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她告诉记者,实际上老师的课间十分钟同样也被剥夺了。“原本,老师与学生一样,下课时间可以喝水、上厕所,或者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然而现在的课间,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还要操心孩子们的安全,时不时要被迫‘监视’学生的举动”。
“为确保学生在安全前提下享受课间十分钟,学校费了不少心思。”小雁塔小学大队辅导员王瑶表示,班主任老师经常在班会课上,对一些不文明和比较危险的行为进行提醒和规范。体育老师会给学生课间活动规划场地、提供器材,指导孩子们安全进行体育活动。同时,学校在主要活动场所设置了“双岗”,由老师和安保人员做好“服务型”保障工作。大队干部、值周生、各班文明监督岗学生也会在各点位进行巡视,如发现不文明和危险的游戏和运动行为,会及时进行制止。
破局:
为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
为避免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难道就不让学生课间十分钟到操场上活动了?
“学生课间被‘圈养’,限制自由活动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学校出于对安全问题的担忧。”对此,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校长直言不讳,楼道、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一旦学生在课间发生意外伤害,学校将承担不可推卸的责任。为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加强管理,严格防范,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小雪老师也告诉记者,她的一位教师朋友就曾遭遇过一起校园安全事故纠纷。“当时是课间活动,两个小男生追逐打闹,其中一名同学不小心被撞倒在地导致骨折,家长将矛头对准学校和老师。虽然事情最后得到了妥善处理,但中间过程很曲折,自己也是既心疼学生又心疼老师”。
“因噎废食不可取,因为校园安全事件的可能性而‘圈养’学生更不可取。只要学校自身义务履行到位,完全可以大大方方的给孩子课间活动的自由与快乐。”陕西许小平律师事务所宋程程律师表示,依据《民法典》相关规定,只要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那么课间一般不会出现安全事件,即使出现,学校或老师也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那么,怎么样才算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呢?宋程程介绍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硬件设施、设备不存在安全隐患;学校定期对学生进行校园安全的法律培训;课间安全及注意事项的提示;发现争执或者不安全行为能够及时制止;已经发生安全事件学校能及时采取救助措施并通报家属及管理部门。同时,随着保险的介入,一般学校会投保校方责任险,学生也有校园意外伤害保险(学平险),即便出现安全事件,那么学生的人身权利也是能够有保障的。
在宋程程看来,守护“课间十分钟”,让学校和老师放下“包袱”,需要我们用法治的力量为“课间十分钟”撑起“安全伞”。只有为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学校不再因过度担忧而束缚手脚时,学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课间的自由活动时间。
记者 程静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