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夜深时分,万籁俱寂。将耳朵贴在墙上,能清晰听到隔壁工友的鼾声。劳苦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正在梦之乡中得到充分休息。虽隔着一面宿舍墙,我似乎也能看到他的体力值正在极快地恢复,就像看到一个连着充电器的手机
我想提笔写下诗句千行写一写村里老屋的模样青瓦白墙已变得无比沧桑童年的笑语犹在耳旁这里曾经是最想逃离的地方现在却是我思念的故乡 我们都满怀希望去田野感受那碧波荡漾憧憬秋收时谷穗的金黄能填满那一座座粮仓在这
寒风轻拂中,窟野河仿佛一位沉默的智者,静卧在冬日苍茫的大地上。河面升起淡淡的水雾,与寒风交织成一片朦胧的画卷,寒意中带着诗意。 冬日天黑得越来越早,趁着正午阳光正好,步入户外,开启一场与冬日的邂
傍晚,我和儿子漫步古城。路过一条幽静的巷子时,突然发现聚集了很多人。优美的音乐在清风中荡漾,我忙带着儿子挤进了人群。 原来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年轻女子在抚筝。筝乐悠远,如山间潺潺流水,孤鸿飞过时的
立冬至,寒意迟。天朗气清,遥远的阳光招呼着明媚的微风,给榆林市涂上愉悦的金光。我们开着车,沿河滨路南下,探寻冬日榆溪河滨公园榆溪楼景区的魅力。 路旁翠柳微黄,婀娜多姿。右拐,6米宽的下坡石阶路、3
你养我小,我养你老,世上最美好的事莫过于我已长大,你还未老;你身体还好,我尽力报答;对不起,我从未让你骄傲,你却待我如宝。——题记 难得休假一天,准备陪母亲去香山看红叶,吃过早饭,丈夫开
小时候我经常生病,一生病就要喝中药。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我是跟谁结了怨,正是四处疯玩的年龄,老天竟惩罚我只能乖乖的呆在家里。 说来也怪,我的这个病只在夏天的时候复发。当时不知道这叫湿疹,只记得夏
今年4月,为了却多年的心愿,曾打起精神,带上从未用过的拐杖,去洛阳城南下临伊水、斜对龙门的东山(香山)一游,那里有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园。归来,久久难忘的竟是墓冢右前方那块重数十吨的卧石,其上,铁画银钩一
按照导航,车开到了一个叫二青王的村子,村口竖着一个用4个轮胎做成的造型标志,语音提示“目的地到了,导航结束”。我拨通“西咸作家走基层活动”组织者、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咸新区作协主
老家门前有条路,是幽隐的小村人祖祖辈辈连接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 小村人祖居坡下,慢慢地渐次迁到坡上,坡下老巷的人越来越少,这条路也就失去了以往的喧嚣。前几年,有人在小村无人问津的荒沟打造“徐
冬日凛冽,回到住处,熬一碗热乎乎的小米粥,暖胃也暖心。 记得求学期间,冬日晚自习放学回家,总会有一碗热热的小米粥留在桌上。碗是青花细瓷,捧着手中温热,心里踏实。喝上一口,全身顿时有种轻柔而熨贴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虽说茶排在末尾,但它却和生活息息相关。 国人喝茶,从神农氏开始。《神农本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其中的“荼”,就是现在的
两年前的秋天,忙到连自己生活都顾此失彼的我,有了一个小菜园。喜欢土地,在肥沃的土壤里撒下种子,让一个个希望落地生根,让梦想开花结果。 几十年劳形于案牍,文章材料可信手拈来,再晦涩无味的文稿都能让
去年,比这个时候稍早一些,我慕名逛了一趟临潼山任村的柿子园,回来写了一篇文章被市级媒体以“骊山脚下柿儿红”采用。三天后,《学习强国》转载。一周后,听园主人子小任告诉我,央视二套专程来拍摄
大四第二学期,我和同学在成都实习了一个多月,是我们人生和事业最关键的一步。成都以其“麻辣滚烫”接纳和教导了我们很多人生常识与道理。所以,我对成都有着别样的情愫。 高升桥是我实习的地方。
故乡是每个人心中成长的印记。提到故乡,人们总会想着假日休息、逢年过节回到故乡,去看看父母,拍拍照、串串门、唠唠嗑,静静地待在自家小院,去追寻内心的宁静。然而我的故乡,已经消失了很久很久。 我的故
老杨牧之,腰圆膀阔,方脸豹眼,头发稀疏稍卷,伸手投足便是拳法,枪棒出处便是路数。恰巧没有第三人时,老杨兴起,要么施展拳脚,甚而操起家伙,便在办公室走上几个回合,英武堂堂,豪气满满。他的武功,绝不是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人更应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平时闲暇之余,我也会翻看《易经》《道德经》《孝经》《诗经》等,并带着学生同读《三字经》《千字文》《弟子
读小说的时候,我喜欢寻找少年的形象,甚至有段时间,我只挑和少年有关的小说读。时间一久,心里就有了一个衡量小说的标准,即:能把少年写好的就是好小说。我当然知道这是一种偏见,可直至现在,我依然信奉它。
我从小喜欢读书,如今无论是老屋还是新居,凡是能落脚的地方,都堆满了书。仔细回想,从幼时到步入暮年,购买的书大约有3000多册,阅读过的更多。由于多次搬家,留下的大约还有1000多册。每当夜深人静或是心绪不
西安人爱吃面,把吃面叫“咥面”。“咥”在陕西方言里是吃的意思,一个“咥”字,给人感觉就特别解馋和带劲,常被人看作吃得极致或最高境界。“咥”之为字,出自《易经&mi
李拴伍 第一次带钥匙是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窑洞柴火里收了一枚鸡蛋,真是天上掉下了馅饼,不知藏在哪儿好。经过观察琢磨,我给家里的一张很古旧的桌子抽屉装了锁扣,将那枚鸡蛋锁在
袁成 初冬寒意浓重,冷风带着几分凛冽拂过脸颊。但周末的暖阳实在诱人,像是大自然发出的盛情邀约,我便带着孩子奔赴郊外山林去爬山、野游,好好晒晒太阳,也让孩子从课业里脱身,亲近自然。 进山前,孩子
张婷冬,悄悄探出头来雪,在赶赴的途中徘徊我感恩雪花的飘临更感恩雪色中那如梦的浪漫亲爱的队友,与我并肩作战初遇你的瞬间,心已萌动爱念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我们的情感,未曾深深沉淀然而,恰如那句箴言平淡岁月的光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