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晨曦微露,新年伊始的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在大地上。滴滴师傅王小涛像往常一样,伴着尚未散尽的夜色早早起床,简单洗漱后精神抖擞坐进驾驶室,开启了新一年的工作。
2024年末,王小涛参加了陕西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体检结果显示他身体状况均正常,这无疑给了他一颗大大的“定心丸”。迈入新岁,带着这份健康体魄带来的底气,他对新一年工作充满了信心。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专项工作是一项具有鲜明“工”字特色、惠及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民生工程。陕西省总工会精心策划、多方协调,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工作,切实为他们撑起健康“保护伞”。
“真的很感谢”
2024年11月2日,宝鸡市陈仓区,货车司机秋云虎、罗义代表“路歌卡友地带”200多名货车司机,将一面写有“热情服务暖人心,尽职尽责展关爱”字样的锦旗,送到现场为他们进行体检的医务人员手中,表达了货车司机对工会组织和体检人员的感谢。
体检过程中,医务工作者为每一位前来体检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答疑解惑,赢得了大家的一致点赞。
秋云虎感慨道:“以前去医院体检,光是排队、挂号、找科室怎么都要花费半天时间。没想到今天在这里,每个环节都衔接得如此顺畅,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时间,感觉太棒了。”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宛如一颗温暖的火种,点燃了工会组织对这一群体关爱的火焰。体检不仅节省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时间,在工作间隙快速完成,还减轻了经济压力,让他们感受到“娘家人”实实在在的关怀。
“娘家人的暖心服务”
为扎实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工作,省总工会组织陕西省工人疗养院组建移动体检队伍,从方案设计的初期构思,到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的需求对接,从服务流程的反复推敲,到服务保障的全面考量,再到交通安全的细致安排,每个环节都经过深思熟虑。
定制套餐,用“心”服务。结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特点和身体状况,为他们量身定制专属体检套餐,涵盖了血常规、肝肾功能、临床检查、类风湿因子、部分肿瘤项目筛查、上腹部彩超、心电图、DR等多个体检项目。这些项目犹如一张精密的健康滤网,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时、准确了解自身健康状况,从而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健康相伴,“移”路送检。从关中大地到陕南水乡、再到陕北高原、企业园区、工作站点,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陕西省工人疗养院移动体检队伍在服务足迹遍布三秦大地,行程累计达5000公里,为全省8个地市,40批次72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了“上门体检”服务,增强了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筑牢健康防线”
“2024年,陕西省各级工会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三年行动为契机,筹集专项经费近700万元,为近3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上门体检服务’。”陕西省总工会事业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每次体检看着他们眼中的惊喜与感动,更坚定了“娘家人”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的决心。
这一贴心服务,让奔波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工会组织的温暖,体会到了“娘家人”的热情与关怀。
2025年,陕西省总工会再添新举措,新购置移动体检车即将投入使用。这辆承载关爱与责任的体检车,将成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健康的“移动堡垒”,开赴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工作站点、驿站以及临时休息区,依据不同工作站点劳动者作息规律,灵活规划行程,确保最大限度节省他们的时间,让体检融入日常工作间隙,无缝对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忙碌的生活节奏。
岁序新启,陕西工会将继续秉持关爱职工的初心,持续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移动体检专项工作,积极拓展健康讲座、义诊咨询等服务内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综合健康服务,让他们在健康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