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权益 > 以案说法
近年来,伴随国家安全教育的不断深入,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快递从业人员能够关注辨别禁寄物品、可疑人员,积极向国家安全机关反映,为及时遏制非法寄递,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举报
舒悦 程南侠案情简介2020年8月1日至2022年6月5日,欧阳某某在B公司从事网络工程师工作。因个人发展需要,欧阳某某辞职后,于2022年6月29日入职A公司,从事网络工程师工作,双方签订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2023年6月7日
朱兰英 周斌 阅读提示随着经济发展及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劳动者工作模式越来越灵活,不再拘束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地点、办公工位,特别是劳动者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开展工作等情况并不鲜见。在2025全国两会上,全国政
新华社记者 王宁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网购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网络消费陷阱、纠纷也不时发生。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虚假发货、单货不一致、货不对板等问题频发,且具有隐蔽性,一些商家浑水摸鱼
  阅读提示  随着数字化管理普及,企业通过微信群发通知、收回工号、关闭权限等方式变相解雇员工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给员工造成心理压力,还会导致员工搜集证据困难。  “收到公
最高人民法院3月18日发布5个服务保障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典型案例,涉及国际航空运输、中欧班列运输、跨境电商信用保障交易、跨境电商海外仓、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多个领域,彰显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
梁心慈 作本报讯(李果 杨月 蒋小琴)日常生活中,一些劳动者出于尽快得到赔偿款等目的,在遭受工伤事故时选择与用人单位达成“工伤私了协议”,但在协议履行完毕后,法律风险也会随之而来。近日,湖南
陶玉琼事业与家庭如何兼顾,是摆在现代女性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社会的进步,为女性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家庭的责任,让女性面对职场时常常无法“轻装上阵”,尤其在产期、哺乳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母亲
刘欢李晓军 作部门拆分,要求转岗,变相降薪。收到辞退函前,公司的一套“组合拳”,让陈晗(化名)隐约感觉到,“离被扫地出门的日子不远了”。此前,陈晗已经历两次互联网大厂裁员,“都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罗沙)最高人民法院3日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市场准入法治化。 据介绍,全国法院近三年来审理涉市场准入一审行政案件57880件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进一步促推移风易俗,治理高额彩礼,最高人民法院认真总结涉彩礼纠纷司法解释施行以来各地遇到的具体情况,结合人民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问题,今天发布第二批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于今年2月10日起施行,相关条款直指“职业闭店”乱象。  近年来,在休闲健身、教育培训等领域,部分商家利用预付式消费机制欺诈
朱雨晨 近日,“骑手因包装破损被索赔一万五”话题冲上热搜榜,引发广泛关注。据报道,李师傅是闪送平台的一名骑手,1月16日接了一个订单,帮某体验店送一台平板电脑到另一家店,接单后,李师傅将其
子闽 “合同终止的原因明明是我不同意公司单方变更岗位,怎么成了我拒绝续签?你们理应支付经济补偿!”“调岗给你的薪资也没降低,你不同意续签,公司自然无需支付经济补偿。”为经济补偿
一份看似正规的劳动合同缘何成为诈骗工具?笔试、面试、体检、培训,这些常规就业程序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骗局?从希望到绝望,数百名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梦被击碎…… 这是一场持续近三年的特大诈
重庆二中院:反舞弊措施超出企业用工自主权范畴,应支付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刘洋 陈永亮)反舞弊是维护企业内部秩序,保障企业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企业能否仅因怀疑职工涉
赵竺安几年前,刘女士进入一家公司信息反馈部,工作认真负责,颇受领导好评。随着年龄增长,两年前她结婚,后生育了一个儿子,前段时间休完产假后,赶紧回到公司上班。哪知,人还未把椅子坐热,领导却通知她,她原先
原标题:去年前11个月受理26万余件!民事检察这样维护百姓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厅厅长蓝向东2月17日受访时介绍,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民事检察监督规模总体保持平稳,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监督案件26万
此前,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有人在网上仿冒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处置!》,公布了多起仿冒国安账号、假冒国安干警、盗用国安标识、伪造“红头文件”的相关案件。近日,国家安全机关又依法打
当公司分配的任务超过合理限度,员工表示任务不合理无法完成时,公司能否因此辞退员工?沈阳一家科技公司的平面设计员张勤就遇到了这样的事。2024年8月开始,公司突然增加张勤的工作量。在未完成的情况下认定他&ldqu
案情简介姚某系某A劳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员工,被派遣到B物流有限公司,后派驻B物流公司沙特分公司任平板拖车驾驶员。一天,姚某正常下班后先去食堂吃饭,后外出散步,回到宿舍后休息时突发疾病,被送到当地医院救治,
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罗沙、李晋娴)最高人民法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2日联合发布5件依法惩治恶意欠薪犯罪典型案例,进一步强化劳动者权益法治保障,指导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做深做实治理欠薪相关工作。 据介绍
中新网1月21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推动治理欠薪典型案例。该批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履职,在办案中全面准确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新华社北京1月20日电(记者罗沙、刘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严重危害司法公信和社会诚信,严重侵害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日联合发布一批相关典型案例,推动在全社会形成诚实守信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最高法网站消息,为指导各级法院妥当处理涉侨纠纷,人民法院案例库收录了一批侨益司法保护参考案例。最高人民法院选取了其中5件案例,以专题案例形式对外发布。该专题参考案例涵括归侨养老服务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