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辛辛苦苦干了几十年,由个人承担的“三金”部分一分未少缴,临到退休却被告知要再拿出3000元钱才能给办手续——发生在咸阳粮油机械厂的咄咄怪事引起了职工强烈的不满。
近日,徐惠萍等退休工人到本报维权新闻部反映,他们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工作,辛辛苦苦为企业工作了二三十年,每月厂里都扣除了“三金”中属于职工自己承担的款项。可去年7月到退休年龄时,方得知由于厂方虽扣了职工工资,却未向社保部门缴纳,致使退休手续无法办理。几经交涉折腾下来,直至今年3月初才正式办了退休,其代价是扣了去年的两个月甚至三个月工资,还从家里拿了3000元钱交给厂里补“窟窿”,最后连一个白条收据都不打。去年以来,该厂受到如此“礼遇”的退休工人不下十几名。
3月27日,记者几番周折找到远离咸阳市区的咸阳粮油机械厂,发现存在问题远比职工反映的严重和复杂。这些年该厂尽管未扣收职工一文钱,但住房公积金在前任厂长手中就没缴,医保、工伤保险也是向社保部门时缴时断,初步统计仅去年医保就欠账9.7万余元,工伤、生育险去年下半年分文未缴;累计“三金”欠账不下30万元;职工工资去年也只有两个月全额发放,其它月份少则仅发40%,多则也就70%,而且只有二三百元。
厂长王书印是三年前调入这家企业的。他认为由于企业经营困难,导致欠账太多,因而只能采用由个人拿钱交给社保补窟窿的办法办理退休;虽然未打条子,但厂里劳资上有账,以后还是会设法还给个人。他还让记者转告“告状者”,让她们回厂将予以“解决”。本报将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