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果迟到五分钟,就扣除1块钱的出勤费。”近日,长武县养老经办中心主任赵科元对记者说。五年来,为了纠正单位职工迟到、早退等不良习气,该中心在抓职工考勤上下工夫,直接将职工的考勤情况同出勤费挂钩,收效显著。
据了解,五年前,长武县养老经办中心对职工的考勤,实行的还是大锅饭时期打“对号”的原始办法。由于这种考核制度不够科学,致使迟到、早退、代签等现象在该单位的职工中普遍存在。2001年,为了消除这一“放羊式”出勤顽疾,该县养老经办中心着手实施签名制,并对违规者制定了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具体措施为:职工迟到5分钟,扣除1元钱的出勤费(一天出勤费10元);迟到两个小时以上者,按旷工处理。除了扣除当天的出勤费外,还要倒扣一天的出勤费。就这样,两三个月后,职工的出勤率得到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为了杜绝一些企业或个人在补费或缴费过程中暗箱操作,致使国家蒙受损失,他们在养老保险费征缴上严格把关,在缴费、补费时,严格执行不低于当地社平工资60%和不高于300%的标准。这使一些临近退休的人员为了多领养老金,与企业串通,多缴费、多补费的行为无法得逞。
此外,去年,该中心实行了行之有效的“扩面”手段,第一次实现征缴大于发放的历史性顺差。“这主要归功于我们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赵主任说,他们从来不搞大张旗鼓的宣传,而是要求员工利用自己的亲戚、朋友关系,重点将一些临近退休但还没有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职工纳入养老保险范围。 一两年后,这些人退休了,每月能拿到几百元的养老金,其他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人不会无动于衷。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目的就是要达到一传十、十传百,让更多的人参加养老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