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评论 新生代农民工的困惑与梦想
2010-08-27 02:43:41来源:
分享到:
  字体:【
 在西安市张家堡人力资源市场干活的赵飞,每天“拼死拼活地干”,只能赚七八十元。
    他们都是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相仿,境况和感受均不同。
    拒绝“纯体力活”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装修风格,这些都要懂。更好地服务客户,才能赚更多的钱。
    25岁的马明是甘肃庆阳人,2004年初中毕业后来到咸阳打工,找了份搞装修的工作,先是跟着师傅干,慢慢地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术后,自己开始接活,奔波于陕西境内各个市县,如今已6年有余,自己还带出了好几个徒弟。
    “我现在的专业技术水平在业内算是中上等吧,一般的装修工作都拿得下来。”马明自信地说,“这个行业也需要与时俱进,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装修风格,这些都要懂。更好地服务客户,才能赚更多的钱。”
    与马明一起来自庆阳的魏刚也在装修行业干活。“现在情况还行,见个太阳起码能拿一百多元,一个月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魏刚说,“因为是自己干,工作比较自由,只要想干每天都有活儿。当然,每个月还是要休息几天的,陪陪妻子。”
    赵飞和他的两个朋友一直在张家堡人力资源市场揽活,他们的状况不是很好。
    张家堡人力资源市场是个揽活的好地方,每天早上和傍晚最容易找到活干。这个时段,雇主从不同地方赶来招工,大多为钟点工。农民工们三五成群地蹲坐在一起,不少人光着膀子,他们皮肤黝黑,肌肉发达,浑身透着一股劲儿。
    赵飞是长安区人,1990年出生,个子挺高,看上去很帅气,脚上穿着一双不太干净的拖鞋,凌乱的头发似乎好久都没碰过水。别看年龄不大,他已经在西安闯荡快两年了。“原来在玻璃厂上班,一个月1000多元,包吃包住,时不时还发这发那,很舒服。”赵飞说,“干得久了就觉得没意思,不到一年我就走了。”
    为了过“有意思”的生活,他开始“浪荡”。这儿干两天,那儿干两天,居无定所。8月底,笔者见到他时,他已经在这里揽了两个月的活,一般都是在建筑工地做一两天小工,每天70元到90元,当天结算。“长期工我不干,钱来得慢,供不住花,工资还不保险。”赵飞的性格很直爽。
    在这里,赵飞结交了一起在市场揽活的两个小兄弟。张文勇家在咸阳旬邑,19岁。周波是甘肃天水人,17岁的他在西安的建筑工地已干了两年小工。“我原来在大工地干活,那边活完了就过来在这儿揽临时活儿。”周波的语气中透出成熟。繁重的工作使他们习惯了穿着脏破不堪的衣衫和破烂的鞋子过大街、进旅社、入网吧,人们只能从眼睛里看出他们是稚气未脱的90后少年,但同时,他们的眸子里似乎褪去了这个年龄段应有的一种精气神。
    没有固定的居住地,有时就住5元钱一晚的招待所,因为人员流动性大,卫生条件不好,大多时候他们还是睡在网吧,“前半夜打游戏,后半夜躺在椅子上睡觉”。
市场青睐善于钻研和总结的人
    水电、木工、粉刷,为什么他们每天在那儿等活干,因为他们干的活谁都能干。
    刚从北京打工回西安的梁永超,初中毕业后就当兵,复员后做过保安,也当过学校的军训教官。他说:“这些工作都不能长久,我打算回来上学,继续深造。”父亲打算让他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继续上学,毕业后再做打算。“像我这样的情况,没有技术,只有一身力气,到哪儿都是碰壁的主儿。”
    齐小刚是陕西华阴人,1987年出生,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收入除了种庄稼就是给别人干苦力。父亲曾背着儿子将自己积攒的5万元血汗钱交给一个“可靠”且有“能量”的朋友,为小刚“安排”工作,但上当受骗了。“5万元到现在还没讨回,那可是我爸一辈子的血汗!”为了养家糊口,齐小刚后来到银行做了保安,一干就是两年。
    小刚有着自己的创业梦想,因为种种原因屡次失败。为了安身,他在东门外一家银行的自助大厅干起了保安,月薪2000元。小刚觉得对父母亏欠太多,每月都拿出一些钱寄给家里,希望父母的生活能好一点。他最大的愿望,是赶紧攒一些钱,到时再申请政府扶持个人创业的相关贷款,走自主创业的路。
    做水电的小高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技术毫不逊色,甚至比专业出身的人更专业。
    一家四星级酒店的一间房间内有两个卫生间,酒店想把其中一个作为储藏室。无奈这间卫生间潮气很重,时常发出阵阵恶臭,文件等东西存在里面经常会发霉。酒店请了很多水电修理工整修都无济于事,有人介绍小高来处理。小高仔细查看了可能出问题的每个地方,很快就发现了“病根”并支招:经常在地漏里倒点水进去,就会压住臭气。
    这种简单有效的小办法、小窍门,小高发现并总结了很多。他说:“干这种事情要善于钻研,还要善于学习总结,这都属于个人技能和技术。那些在立交桥下推着自行车,插着水电、木工、粉刷等小牌子的人,为什么每天在那儿等活干,因为他们干的活谁都能干。”
提高技术含量“找饭碗”
    处处碰壁是因为没有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加强技能培训是当务之急。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提高技术的途径很多,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可以潜心自学,在平时的工作中积极向前辈请教,也可以读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政府相关部门,也一直在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为新生代农民工提高技术创造条件。
    去年3月25日,西安市新城区创业就业培训基地推出了5大免费培训工程,免费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和退伍军人。
    西安市未央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截至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在本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2917人,跨省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有28440人。目前,该区尚未就业的农民工有12434人,有创业愿望的2970人,农民工参加培训的达13564人,参加创业培训的有772人。为了使更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掌握技术,该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培训工作,平均每年培训1万多人次,农民工和进城务工人员占85%以上,新生代农民工占50%。“就培训情况来看,新生代农民工现在急需提高的是个人素质,缺少的是法律意识和一些常识、技巧。当然,提高工作技能也很重要,我们主要是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让他们的技术更规范,更符合安全条例。”该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一位工作人员说。
    今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并要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让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陕西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石英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青年农民工自身也存在一些局限,他们中的一些人处处碰壁,均因为没有掌握一种专业技能,加强对他们的技能培训是当务之急。先有岗位,才有容量,要大力发展产业,创造岗位。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高技术产业在吸纳劳动力方面作用非常有限,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如物流、会展等。还要在政策上鼓励农民工自主创业,这也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总之,追求技术含量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由之路。” (姚村社 张波)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