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位于陕西省东部黄河西岸,地处渭北煤田东北角,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史圣司马迁故里,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显著。四十多年来,李保平先生务实创新,探索出了依托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模式,他亲手缔造的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勇立时代潮流,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艰苦创业 多元发展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党的改革开放路线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逐渐步入风和日丽的春天。凭借着“产权制度改革”的春风,一棵孱弱的民企幼苗破土而出,舒枝展叶。1980年,李保平先生从三万元贷款承包林源乡西沟煤矿开始起步,顽强拼搏,滚动发展,走出了一条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成功之路。
1997年组建了韩城市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03年更名为陕西黄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企业改制重组为陕西黄河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22年底,集团旗下二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46个,员工15000多人,总资产达到320.86亿元,总产值317.4亿元,销售收入429.08亿元,位列全国民企500强,逐步成为综合功能齐全,经济效益领先、且最能体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新型能源化工企业。
循环经济 行业典范
近年来,黄河矿业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实施了“以煤为基,循环发展”的战略。开始从单一的煤炭采选产业向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转型。
2003年,上马了陕西黑猫焦化项目,首创了甲醇联产合成氨工艺,把韩城焦化产能从10万吨升级到200万吨,形成了我国炼焦行业第一个循环产业链。在此基础上,2007年开始了陕西龙门煤化工400万吨煤化工项目建设并首创了甲醇联产LNG工艺,成为了当时全国最大的独立焦化企业;2012年引进了美国D.B.W公司和美国INVSTA公司的先进技术投资10亿元建设5万吨1,4-丁二醇项目,填补了韩城精细化工的空白;2013年充分利用境外优质煤炭资源,开始了内蒙古黑猫煤化工项目建设,形成了年产600万吨精煤、360万吨焦炭、68万吨各类化工产品的一流煤化工产业链;2014年11月5日,凭借独特的循环经济竞争优势和良好的业绩表现,在行业亏损面高达49%的大背景下,黄河矿业控股的陕西黑猫依然逆势在上海证交所A股挂牌上市,迈出黄河矿业进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
通过一次次的升级跨越,黄河矿业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及精煤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和物流贸易等支柱产业为主导,房地产、金融等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拓展出了一条高效、环保、节能、独具本行业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文化引领 智启未来
“十一五”以来,企业文化建设全方位开展。文化力推进了集团“煤基多元,循环发展”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生产管理、经营管理、保障管理、监督管理“四大管理机制”以及“管理精细、循环精良、工作精准、做人精诚”的“四精”管理理念,促进了集团产业结构、发展布局、经济规模、发展方式的“四个转变”,提升了企业综合实力。自2007年改组以来,16年间集团的销售收入、总资产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增长了31倍、15.5倍及22.2倍。
与黄河矿业集团跨越发展相伴随的,始终是企业文化创新和企业精神激发的现实生产力。多年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围绕企业发展实际,扎实推进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转化,循序推行了6S管理、双述管理、“22456”安全管理、班组精细化、准军事化管理以及数字化管理等文化建设,随着集团在陕西、内蒙、甘肃、新疆产业基地的快速布局和落地,集团公司于2021年初引入了战略管理体系,业界标杆企业的管理新理念和方式方法与公司的传统优秀文化实现了融合互通,为集团的跨越发展提供了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回报社会 大爱无疆
崛起于矿井煤山的黄河矿业,始终对生活的不易和苦难的不幸广伸援手……架桥修路(场景:乡韩黄河公路大桥、龙门公路隧道)、助学兴教(场景:象中建校、米脂中学捐款、金秋助学)、精准扶贫、慈善基金,建设职工福利小区,在地震、疫情、水灾等灾害中倾力奉献……此类种种,不一而足。
多年来,黄河矿业集团和李保平先生个人向社会捐赠的各种善款达20多亿元,2006年至2022年间,黄河矿业集团共缴纳各类税费近百亿元,民营企业家的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在黄河矿业得到了最大彰显。“全国劳动模范”“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重视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特殊荣誉奖”“陕西省社会诚信企业”“陕西省新农村建设最佳贡献奖”“陕西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民营企业纳税大户”……
无数的荣誉记载着黄河矿业人拼搏之路的艰辛与汗水,印证着崛起之路的风雨兼程。在李保平先生“发展壮大企业,负起社会责任,关注弱势群体”人生三大任务的指引下,黄河矿业集团将“扶残、帮弱、救灾救难”的使命担当向更广、更深、更精准的领域开展。
擘画宏图 逐梦前行
团结是黄河矿业集团踏入征程的基石;务实是黄河矿业集团走向辉煌的本色;创新是黄河矿业集团飞速前进的号角;图强是黄河矿业集团实现梦想的呼喊。锚定“铸百年基业,创行业一流”的企业目标,今天的黄河矿业已经建立起原煤开采及加工、焦化及煤化工、装备制造、物流贸易四大循环经济支柱产业链,真正把能源产业变成了环保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了经济优势,实现了社会责任、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多赢。
未来的黄河矿业将坚定“以煤为基,循环发展”战略不动摇,遵循“做大煤炭,做强焦化”的新时期发展布局,依托管理流程变革和数字化转型思路,始终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深化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加快建成韩城、内蒙、甘肃、新疆四个煤焦化产业基地,力争到2030年达到2700万吨焦炭、5000万吨煤炭、1000万吨配套化工、1500亿元-2000亿元销售收入、150亿元-300亿元利润的发展目标,实现“全世界最大焦化企业”的企业梦。(焦腾飞)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