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根接触网钢柱成功组立,西安东站“四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
“大家准备好,开始动工!”3月31日,随着中铁一局西安东站项目接触网作业队队长邹虎一声令下,20余名施工人员迅速行动,投入到西安东站首根接触网钢柱组立工作中。
西安东站施工现场机器轰鸣,起重机巨臂舒展,将首根接触网钢柱缓缓吊起,在施工人员的引导下,精准落在预定坐标。
5位施工人员齐上手,用工具迅速将接触网钢柱牢牢拧紧。春日暖阳下,成功组立的钢柱银光闪烁,这标志着西北地区特大型铁路综合交通枢纽——西安东站的“四电”工程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
“接触网是为铁路机车提供电能的设备,是铁路‘四电’工程的一部分,在铁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铁一局西安东站“四电”项目接触网专业经理周超说。
“四电”工程作为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的核心部分,涵盖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等工程,如同高铁的“中枢大脑”。它不仅是铁路建设的关键环节,更是高铁开通后实现平稳、高效运营的动力保障。
“‘四电’工程具有施工技术含量高、执行标准要求严、精度控制难、交叉接口多、施工组织复杂等特点。”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站改扩建工程指挥部工程管理部部长杨曈说,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实现节点目标,他们指导施工单位,充分借助信息数字技术,科学精细组织施工作业,实现了施工进度及施工质量的“毫米级”控制。
施工过程中,中铁一局电务公司西安东站“四电”工程项目部用科技创新赋能东站建设,先后研发了全景电子沙盘+GIS(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四电”接口平台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车站“四电”工程相关设备位置、状态、标准的即时掌握,确保接触网高质量、高精度架设,高效优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我们专门组建了包括全自动接触网腕臂一体智能加工生产线,不仅提高了施工效能,还保障了大规模交叉作业条件下工程进度质量的可管可控。”中铁一局西安东站“四电”项目党支部书记赖祥月说。
目前,西安东站通信、信号、电力和牵引供电系统工程均已展开集中施工。
焊花飞溅、机械轰鸣的西安东站工地,建设者的身影与钢架铁轨交织成一幅壮阔画卷。随着“四电”工程全面铺开,这座承载着千年古都发展梦想的智慧枢纽,正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拔节生长。
工作人员进行西安东站接触网钢柱组立。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