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陕西新闻 “小电摩”有了“调解之家” ——西安市碑林区成立全省首家电动自行车行业调委会
2025-03-28 15:58:01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从清晨通勤的上班族到即时配送的骑手队伍,从“买菜专用”到“接娃神器”,以“绿源”“雅迪”“九号”等品牌为代表的电动自行车凭借其经济实惠、便捷灵活等优势,已成为市民短途出行的重要代步工具。一辆辆“小电摩”行驶在大街小巷,成为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线。

  然而,随着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激增,消费纠纷、产品质量侵权、交通事故等矛盾纠纷日益凸显。3月25日,陕西省首家电动自行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在碑林区伞塔路挂牌成立。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琦、长乐坊街道办事处主任武静忠、区司法局四级调研员贾渭平、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谢广宾等出席仪式。该调委会的成立标志着行业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向“源头治理”转型,为促进行业合规经营、维护市场秩序注入法治新动能。

  搭建平台 破解行业治理痛难点

  伞塔路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电动自行车集散中心之一,聚集了上百家商户,衍生纠纷更具复杂性,而传统诉讼程序周期长、成本高,还容易使商户陷入“官司缠身、经营受阻”的困境。调委会的成立不仅可以为纠纷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更能对电动自行车行业领域的合规经营、健康发展和有序竞争提供坚实有力的制度支持和法治保障。

  “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调委会的成立是碑林区打造人民调解‘365’模式升级版的又一创新实践,通过整合行业协会、司法行政部门、街道办等多方资源,推动纠纷化解向源头防控延伸,依法维护商户、消费者等群体的合法权益,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碑林区司法局长乐坊司法所负责人桑平表示。

  “行话”破冰锻造行业发展生力军

  为打造专业调解队伍,调委会从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择优选聘调解员10人,均为行业内资深从业人员,具备“人熟、地熟、事熟”的天然优势,能够凭借对行业术语、交易习惯、行业法规的熟稔,快速锁定矛盾症结,劝导当事人互谅互让,从而达到“药到病除”“和气生财”的效果。

  “比起法律术语,用‘行话’沟通更能让商户和消费者卸下心防。”调委会主任姚文庆表示。调委会成立后,将定期邀请律师及专职调解员开展培训,弥补法律知识与调解技巧的短板,同时根据调委会发展需要,吸纳更多专业人才,全面打造复合型调解队伍。

  完善机制 打造行业领域新生态

  据介绍,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调委会成立后,将持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全力构建“预防+调解+监督”的闭环式法律服务体系。一方面邀请专业律师定期进行法治体检,及时发现商户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培训;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行业“红黑榜”信用机制,通过定期回访,将调解协议履行情况纳入商户星级评定体系,对拒不履行调解协议、重复违规的商户在协会予以公示,提升调解协议履行率。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解决纠纷,更是要助推商户合规经营,要从被动灭火到主动防火,从个案调解到生态治理,让调委会不仅成为矛盾纠纷的化解站,更成为行业治理的‘法治哨所’。”陕西省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会长谢广宾表示。

  近年来,碑林区紧跟民生需求,聚焦重点领域,不断完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建设,全力打造人民调解碑林“365”模式升级版。今后,碑林区司法局将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优化思路、创新举措,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作用,加强矛盾纠纷源头预防、高效化解,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碑林样板,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