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花白得雪亮,女孩子撩得断肠,人已走远纺车还在响,留下这段情不老梦还长……”秦人秦声伴随着板胡、司鼓的节奏娓娓动听、宛转悠扬。阳春三月,在西安易俗社排练场内,全国劳模惠敏莉带着一众秦腔演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排练一场由劳模扮演劳模的大型秦腔现代戏《织梦人》。
《织梦人》以“梦桃精神代代相传”为主题,讲述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纺织战线上一面旗帜原西北国棉一厂细纱车间工人赵梦桃,进厂1 1 年里,曾4 2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红旗手,连续7 年月月全面完成生产计划,并帮助1 3 名工人成长为工厂和车间先进生产者的事迹,反映了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
“劳模演劳模其实压力也挺大的。”惠敏莉介绍。在排练前期,带领演职人员先后前往赵梦桃纪念馆和赵梦桃曾经工作过的原西北国棉一厂、西安五环等实地走访,与纺织工人全国劳模黄云娜进行了交流和学习。同时,全体演职人员非常重视这次演出,从开始排练以来都没有正常休息过。作为庆祝建党1 0 0 周年献礼剧,《织梦人》将新时代倡导的工匠精神与梦桃精神融合展现在戏曲舞台上,将广大工人群体对工作的热爱、对业务的自信、对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完美呈现,用秦腔的表现形式讲好劳模故事。
全剧精心选择了“为保障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扩台扩锭”“用竹签替代花签练兵”“与小姐妹换老虎车”“为大西北创造名牌”“二十八岁永远诀别”等动人情节,展示了赵梦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成长、成熟、成才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一代纺织人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分党忧,从追求“吃饱穿暖”到“衣被天下”的理想之梦进程,凸显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创造时代辉煌,铸就历史伟业”的壮阔图景。
导演胡筱坪在排练中对演员进行指导。
从指挥到乐器选择,都优于传统秦腔剧目。
在现代戏曲中,演员化妆需精雕细琢。
排练紧张时办公室成为厨房。
排练房是演职人员午休最好的地方。
“停、停、停,停下来,这个地方不对,你躲在被窝里哭泣时不是这个表现,应该是整个身体抽噎着颤抖着,这样才更真实……”排练中,导演胡筱坪又一次叫停,对排练每一个细节进行指导雕琢。胡筱坪介绍说:“梦桃这个人物创作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感恩,感母亲和丈夫的恩情、感进工厂当工人的恩情、感党的关怀培养恩情。但是在舞台上我不愿意把她塑造成一个豪言壮语式的英雄形象,就是在普通和平凡中用感情和事实让观众感受到赵梦桃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这样才能把赵梦桃真正拉到老百姓之中去,因为真正的劳动模范都是从群众中来,是很朴实的人。这个戏里没有那些大起大落、对立冲突的情节,我们在每一幕的细节里都用感恩和一个‘情’字串联,在每一个细节上感动观众,从而塑造人物形象。”
在《织梦人》创作过程中,陕西省总工会也非常重视,专门召开了座谈会,“梦桃小组”老中青代表、劳模代表、纺织企业代表、省总工会、西安市总工会、咸阳市总工会、省级产业工会相关负责同志,与文化、戏剧、旅游、政研等方面的专家围绕传承梦桃精神、编好排好《织梦人》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在听取大家的交流发言后,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张仲茜说:“交流产生力量,分享产生共鸣。省总工会希望《织梦人》的创作、演出团队,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来打磨剧本,深入生活,继续发现细节,挖掘典型,精益求精,用心用情用力讲好职工故事、陕西故事、中国故事。”
(文/图 本报记者 刘强)
责任编辑:宁黛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