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三秦班组 守护一方水土的“绿色先锋” ——记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尾矿库班组
2025-04-24 10:21:3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通讯员 于晓宁

多年来,一群吃苦耐劳的工人在秦岭大山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为6.6平方千米的尾矿库披上了一片生态绿。坝坡上护坡植树有他们的身影,坝面上筑坝覆土有他们的身影,汛期泄洪洞里排险抢修也有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木桐沟尾矿库班组。

党建引领筑牢“党员先锋岗”

近日,笔者走进干净整洁的尾矿库值班室,映入眼帘的除了科学归类、摆放整齐的技术资料、安全检查记录本、文字档案等,还有许多党报党刊和理论读物。

班组长毛小宁是一位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党员。他指着满满几柜子的资料和书籍对笔者说:“近几年,国家对尾矿库的安全管理更严格细致,到尾矿库安全检查的专业人员不但会查看现场安全措施、测量现场与设计是否相符,还要细致查看安全检查整改资料,我们时常会回答检查人员提出的各种问题,所以开展班组学习时,坚持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并重,要求每一名党员把国家的安全环保政策及制度和尾矿库专业知识学懂弄通,把关键数据烂熟于心。”

按照档案清单,笔者拿起一册安全检查记录本,虽然已经是三年前的浸润线检查记录本,但按照日期排序保存得十分完好。档案管理人员介绍:“浸润线是守护尾矿库的‘安全线’,平时我每月检测两次,但到了汛期,每周都要去检测一次。”

一名尾矿工回忆,前年一月到四月,尾矿库安装和调试在线监测系统,新知识、新技术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搞清楚设备原理、安装路径和检测操作方法,在几名老党员的带领下,他们与外来安装技术人员一起在现场施工,当时正值冬春交接之际,坝顶寒风刺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大家的手脚都被冻麻了。

一顶“行走的草帽”四季忙

笔者进入尾矿库大门,沿着台阶一路攀爬,穿过坝面和皮带廊,一直走到泄洪洞,大约三公里路程。尾矿工四季都穿梭在这条路上,风雨无阻。由于尾矿库工作面大点多,需要长期室外工作,所以尾矿库时常都能看见一顶顶“行走的草帽”。

绵绵春雨中“行走的草帽”提着竹笼、撒着草种,给生态矿山披上新的绿装;炎炎夏日中“行走的草帽”或是检查尾矿坝排水系统,或是拿着铁锹挖掘集水池,或是做好防汛安全和环保措施;瑟瑟秋风中“行走的草帽”挥舞镰刀,清理着库区沿路边的杂草,为冬季森林防火做好准备……他们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坚守着尾矿库的绿水青山。

做守护尾矿库的“勇士”

尾矿库泄洪洞是保障尾矿库安全的第一道关口,每年汛期前都要检查,如有影响正常排水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采访中笔者遇到一名刚分配到尾矿库的工人,他给大家讲起了趣事:“班组长是我的师傅,几个月前,他带领我们穿行泄洪洞检查。一进隧洞内,就有成群的蝙蝠从头顶盘旋飞过,我心里别提有多慌了,但师傅却十分淡定,好像没看见那些蝙蝠一样,用手电筒仔细查看着每一根管道是否有泄漏点,查看构筑物有没有裂缝、渗漏,我们穿着水鞋艰难穿行,好不容易快到出口时,却碰见了一条吐着信子的蛇,师傅赶紧护在我身前,让我安全通过”。

冬去春来,又到了播种绿草的时节,尾矿库班组已经做好了今年的筑坝和覆土绿化计划,让尾矿库的水更清、草更绿、坝更牢是他们放在心上的头等大事,也是他们扛在肩上的光荣使命。

班组成员修整尾矿库植被。通讯员 张琨 摄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