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王慧春 有些景致,看图片、刷视频、读文字,都没法达到身临其境的体验与美妙,比如这几处。 五颜六色——七彩丹霞,五颜六色的狂欢与梦幻。地处张掖的七彩丹霞,是我国大西北藏着的神奇,是国内
卫尚科 20世纪80年代,七里村油矿采油队后边有一排石窑洞,窑洞上有十多间平板房。起初,这里住的是单身女职工,大家称这里为“绣花楼”。后来,单身职工成家,私下调剂,单位默许,“绣花楼&
辛敏 近日,有幸获赠著名诗人李永刚的新诗集《2016,我在春天里》,翻阅吟诵,感到可以用“三新”概论其主要特点。 第一是内容新。唐代伟大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雷舒元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到一位好朋友,它能陪伴我们成长,给予我们力量。去年暑假,我读了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渔翁圣地亚哥老爷爷,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 《老
叶柏成 作家红孩是我国散文界的一个具有醒目标识的人物,一个影响着中国无数人的作家、评论家。他提出的“散文是说我的世界”及“小说是我说的世界”的定义为大家所认可。他为散文同道写
艾青春 近期,我阅读了厚夫同志撰写的《路遥传》,认真拜读之后,对于路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是一个高尚的人。 路遥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高产的一生,是风雨兼程的一生。他的作品《惊心动魄的一幕》
初夏的热浪在风里打了个旋,仲夏便踩着蝉鸣登场了。它像个揣着阳光的顽童,把日子烘得发亮。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夏日片段,也随着暑气渐渐清晰起来。 北方的六月,阳光带着直愣愣的热意,杨絮早已落尽,取而代之
灼目的熔金,在风中铸形,脊背弯曲,向着光旋转,日轮在每一片花瓣上烧灼烙印,直到灼热漫过腰杆。 蜂群嗡嗡搬运着光的碎屑,花盘因暗影渐渐沉坠,当头颅低垂,光就成为了重负,满腹的籽粒在悄悄爆裂。 当花盘垂向大
早上九点,正在诊所忙着,忽然手机响了,是雷叔打来的。雷叔是我的忘年交,在自己家里开了一个麻将馆,每天晚上要熬到午夜二三点才上床休息,一觉睡到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大清早给我打电话,还是第一次,感觉有些
夏日阳光,洒满大地,暑假时光,如梦般飞逝。海浪轻拍,沙滩边,欢声笑语,满心田。 冰镇西瓜,甜又凉,夜晚星空,闪烁光。朋友相聚,笑声朗,暑假回忆,永不忘。 时光匆匆,如流水,暑假已去,心仍追。愿每个暑假,
书脊在掌心折成机翼, 摊开的纸页灌满气流。 每个字钉住一道航标, 我悬浮在钢青色的航标里。 墨色峡谷中,词语列队, 拖曳着光的尾迹飞行。 那些被驯服的雷霆, 在纸面之下隐隐震动。 当所有段落向上
老屋后那片方寸之地,我家的菜畦,比我的年岁还长。每日清晨,我总爱踮脚推开吱呀作响的后门,就为看那菜畦——淡青色的晨雾尚未散去,一缕缕缭绕于菜叶之间,菜叶上露珠晶亮,颗颗滚圆,颤颤巍巍地折
当指尖划过《龙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这本书,我仿若触摸到六十余载风雨征程中跳动的精神脉搏。作为陕钢集团龙钢公司的一名员工,那些凝练的理念、系统的架构,恰似熔炉中奔涌的钢水,炽热而坚定,浇筑着属于
何金甫 官家湾,我的故土,如静卧的稚子,偎在米脂城南十里的山湾,傍着无定河,悄然淌过三百年光阴。石罅藏一古井,清泉汩汩,将甘洌悄然融入何氏血脉。 井水冬温夏沁,甜入心脾。合作社那年,乡亲们为老
成宝华 清晨五点四十分,床头闹钟刚“叮铃”响了几次,我和老伴几乎同时睁眼,对视时眼里都漾着笑意——盼了小半月的草川子之旅,终于要启程了。 六点五十分,我们准时站在旅游公司门
薛欣欣 我一直觉得平凡的奶奶自带光芒。 记忆里,奶奶的形象始终如新剥的莲子,干净而鲜活。最夺目的是那条棉纱绿头巾,像一片温柔的苔藓覆在发间,脑后松松地绾个结,仿佛将生活的风霜都滤成了清风。靛蓝
杜芳川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又到了西瓜成熟的季节,大街小巷的西瓜摊点随处可见,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因害怕血糖升高,只好望瓜兴叹,一忍再忍,一转身便飞快离去,唯恐被血
刘海勤 八天的新疆跟团游如白驹过隙,当旅行团的欢声笑语渐渐消散,我终于在昌吉与阔别多年的婶婶、兄弟姐妹们重逢。亲人们相见,丰盛的家宴自是必不可少,而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当属那翡翠山峦间的家宴。与都
王成祥 在苍茫的渭北高原上,两株阅尽沧桑的古树,正以不同的姿态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轩辕庙前,黄帝手植柏巍然矗立。其树干之粗硕,需七人展臂相搂,再加八拃之距,犹不能尽揽其围。民间广为流传的&ldquo
柳影 初夏时分,老墙下的女贞花如白云般轻盈地飘浮着,微风拂过,那淡淡的花香便丝丝缕缕地飘入了屋内。 朦胧中,火车驶来的声响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这声音似曾相识,却又带着几分陌生。许多年前,它曾
吴树民 翻开傅建华的散文集《乡音浅唱》(三秦出版社2025年4月出版),眼前“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作者以散发着乡土气息的风格,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千古女皇武则天乾陵旁边乾县的时光
辛恒卫 小时候兄弟姊妹多,虽然家里很穷,一天连两顿玉米糊汤饭都没得吃,但父母不仅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还经常鼓励说:“娃啊,爸妈就是没念下书,所以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你一定要好好读书,把
李泽仁 读完余华老师的《活着》,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着一定要把内心的感受记录下来。这本书仿佛是一个沉重的铁锤,狠狠砸进我的内心深处,砸碎了我对“活着”这一词语浅薄的理解。它不喧哗,不
辛敏 读完散文集《卤阳湖畔》,深感作者卫建宏知行合一。可以说这是一部弘扬真善美、充满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首先在于全书充满真情。记得贾平凹在其发行百万册的《自在独行》序言中说,他的散文之所以受到
魏锋这是一部散文?小说?评论?史书?志稿?游记?纪实文学?报告文学?或是工具书?是,非是,总之,很难依照现行的文本范式来框定这部耐人寻味的作品,与许多概念化、理念化或者模式化的写作有极大不同。可以说,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