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高志飞 在陕北这片被岁月精心雕琢、被黄土深情滋养的土地上,每一道沟壑都隐匿着故事,每一缕炊烟都蕴含着独特风情。提及陕北人过年的年茶饭,脑海中便回荡起陕北民歌“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
李焕龙 结缘《陕西工人报》,是1992年金秋时节。 这年夏天,我在供职的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恒河行”采访活动,步行走访这条本市最长境内河流的人文地理、报道该流域的社会变化。走到当年叫安
王成祥 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机器人的问世,AI替代人类从事的某些活动已经成为趋势,数字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deepseek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生存生活方式,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宇宙,地球仿佛变成能够承载万物
赵晋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在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工作,先后担任党委宣传部干事、副部长。时值《陕西工人报》复刊不久,经常刊发一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报道,我觉得很贴近矿工,每一期都仔细浏览。其间,
浏览朋友圈,一个朋友发的几张照片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照片上是古朴、深邃的悬崖栈道,栈道旁边,隐约可见雄浑的黄河。我马上给朋友打电话,问这是什么地方,在哪里。朋友说是黄河大梯子崖景区,在韩城对面的
卜欣女儿是小区院子里出了名的“疯猴子”。滑滑梯、健身器材等区域,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她爸说:“这点随我。我小时候在村里,也带着全村同龄孩子上房揭瓦,想一圆自己的武侠梦。”所以,她毫不
郭永韬 春风轻拂,催醒沉睡林木枝头新绿萌动,似梦想低语嫩芽挣开束缚,怯怯地探首好奇探寻这全新征途 田野展怀,拥抱温暖日光泥土袒露黝黑胸膛,芬芳逸散农人躬身,指尖轻触种子一年期愿,庄重撒入土壤每颗种子都怀
牧石 又是一年开学季,看到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去上学的情景,我不由得想起上学时的往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矿区上小学。每逢开学,一个假期未见面的同学碰到一起,高兴地叽叽喳喳说个没完,都急着打
高晨 飘飘洒洒,雪花悠闲轻舞。一直睡到自然醒的我,慵懒地坐在飘窗上,漫无目的地欣赏着雪景。雪花纷纷,清幽、安闲,让人心也舒缓。 来到楼下公园,空气清甜,天地之间浑然一色。宁静,好像整个世界都按
白描 咏味经崇实两书院泾阳旧邑墨凝光,两院徽音史传扬。黉门既启培伟干,泮宫新开毓俊良。雪室燃藜鹏鹗志,寒窗映月横渠章。往范遗风昭远路,贤英赓续拓宏疆。 访土门徐峨山笼翠黛生烟,翰林故宅岁华残。颓垣静隐搜
朱权利 一天晚饭后,我来到阳台,去看那盆已经含苞待放三天的昙花。 记得去年春天,我在花市一眼相中了这盆昙花。卖花老人说:“这花娇气,得用心养。”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抱回家,放在阳台的&ldq
倪小红 “小红子,你可算回来了!平时工作忙,难得过年回来,这次你们一家四口可要在老家多待几天。”我刚进家门,带着儿时乡间乳名的呼唤,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好的三叔,您老最近身体
1994年,我大学毕业,一纸介绍信把我分配到距安康城区30公里的一个小企业,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几乎把我击倒。 有一天,我到门房看报纸打发时间,当看到《陕西工人报》上刊登的《刚毕业大学生如何对待工作中
辛恒卫 《陕西工人报》创刊75周年,我也步入了花甲之年。屈指算来,我与《陕西工人报》结缘16年了。对这份为全省广大职工服务的报纸,我有着特殊的感情。 2009年,我在镇安县西口回族镇担任武装干事,镇上
视线越过风蚀蘑菇的边缘,是枚明亮的星,如布于棋盘上的白子,泛着幽光。枯草球跳着跑远了,风在追着它,顺手抹平一溜稳重而厚实的圆脚印。几根干枯的草嫌风不够稳重,于是动也懒得动一下。 夜晚的沙漠太静,
袁成 在翻整老家阁楼旧物时,一本泛黄的日历闯进我的视线。纸张脆得像深秋的落叶,稍一触碰,便簌簌作响。日历停留在2005年,那是我初中毕业的夏天,也是爷爷离开我们的那一年。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日
刘博文 春天到了,什么最能展示春天的美丽呢?大概就是柳芽萌萌的那个模样。 《诗经》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枝柳芽就展露了整个春光,它敏锐地捕捉到了春天的召唤,
韩盼锋 雨水,滴落心湖泛起岁月的涟漪 润了枯草,醒了田亩那是希望在悄悄倾诉 一滴,两滴,千丝万缕编织着未来的锦绣
白描 咏薄太后塔千年古寺塔巍峨,盛世频传太后歌。砖垒七层迎日月,云栖四面绕藤萝。仁风每顾怜禾稼,善念常存育帝柯。文景鸿图母范昭,坤仪德望耀星河。 重登崇文塔当年戏刻垛边留,总角还教皓首羞。宝顶摩云吞浩气
惠军明 昨夜,檐角的冰凌还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宛如一把把锋利的小剑。可今一早,就化成了一串珠帘,滴答声顺着瓦楞流淌,恰似有人在青砖上随性弹奏着琵琶,清脆又悦耳。母亲把冬被搭在院里的麻绳上晾晒,棉絮
南星 秦岭有石,天地馈之。 故乡在秦岭腹地的洛南,是一块块石头垒起的地方。石头路、石头埝、石头槽、石头房、石头墙、石头磨、石头碾随处可见,石头淹没了故乡的一切。从沟垴到沟口,从山脚到山巅,青山
张亚凌 突然停电了。一本书正看得兴起,很是不甘。 下楼买蜡烛?还不如拿着书出去找找,兴许有灯火明亮处可以蹭电。 拎起书,出了门。走至南街,有个较大的饭店灯火通明,外面是台发电机,自给自足。心里
王宗涛 医院的病房是个浓缩人生百态的地方。正月初以来,我陪着生病的老父亲,在病房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日夜。 靠近门口的病床住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刚做完肺部手术。他的老伴,一位头发花白、满脸皱纹
张朝林 今年元月,西安多日艳阳天。西安老城墙是晒太阳的好去处,好似一部线装的史书,围着西安。护城河是清亮的框子,嵌出城墙的风姿。西安人爱老城墙,外地游客也不例外,总想沐浴厚重历史的光晕。 玉祥
王晓周 父母总惦念着老家,嘴里时常絮叨着老家的人、老家的事。 不是不回,一年里怎么也回去个三五次,但是每一次都是回村时高兴,返城后怨天尤人。父母老了,在老家不方便照顾,小女儿还在上幼儿园,需要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