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一年前的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这样强调。
当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必修课”。
“讲好中国故事”
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幕幕诗意与创意结合的场景令全世界瞩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开幕式主创团队自始至终的追求——“讲一个伟大中国的故事”。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从充满中国文化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再到“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辉煌盛典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崛起,那么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浪漫空灵则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自信和从容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
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对西班牙王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深情讲述“中西交往源远流长”的故事——“早在2000多年前,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将古都长安同西班牙的塔拉戈纳联系在一起。”
2018年12月,在对葡萄牙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习近平主席在当地媒体发表题为《跨越时空的友谊 面向未来的伙伴》的署名文章,文章这样写道:“几百年前,中国青花瓷漂洋过海来到葡萄牙,同当地瓷器制作技术相融合,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葡萄牙蓝’。”
生动的史料故事、巧妙的比喻,拉近了中国同世界的距离。
故事是“世界语”。世界需要了解中国,中国需要被世界理解。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给出答案: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脱贫攻坚,是中华大地上最精彩的时代故事。
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深情讲述自己在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的故事,并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同老百姓的情感:“这两年,我又去了十几个贫困地区,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的主旨演讲。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幸福中国”单元脱贫攻坚倒计时显示屏前,习近平主席告诉各国领导人:“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持续开展“脱贫攻坚看中国”海外受众互动活动,以平实视角和小切口展示具体可感的中国脱贫攻坚做法和成果,引发海外受众浓厚兴趣。许多受众惊奇于直播带货这种新方式对拉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作用,斯里兰卡网友杜丽卡说:“我们国家也应该向农民推荐这种方法!”“菜园子”“大棚种植”等也成为海外网友讨论的兴趣焦点。
“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中国故事最精彩的主题。
“传播好中国声音”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需要把自己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习近平主席身体力行在各种国际场合阐述中国主张,彰显中国智慧,贡献中国方案。
直面“人类文明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终极问题,习主席主张“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进步潮流。
面对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习主席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各国共同协商、深化交流,共同参与、合作共建,平等发展、共同分享。
顺应全球开放合作的大势,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源于中国、属于世界,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封闭性、零和性,体现了鲜明的开放性、平等性、包容性。
紧紧抓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习主席向世界宣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主张,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