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曙光、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走进西安市长安区王曲街道,几处用笔墨丹青绘就的文化墙映入眼帘,画面配以绿色的麦田,一股清新之风迎面扑来。“看着周围的文化墙和一步一景的村貌,感觉这里建设的真美!”前来长安区王曲街道曙光村游玩的王先生说道。
近日,陕西省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发布,包括综合、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6大类共58个案例。华商报记者了解到,西安市共有包括长安区在内的6个案例入选。包括,长安区《全域建设花园乡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长安区五台街道《依托好山好水书写美丽答卷》、鄠邑区玉蝉街道胡家庄村《村企联姻添动能共生共融共富裕》、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体系打通乡村治理“任督二脉”》、蓝田县小寨镇董岭村《全体村民总动员共建共享促振兴》、高陵区姬家街道杨官寨村《改革激发活力集体经济带动共同富裕》分别入选综合类、生态振兴类、组织振兴类、产业振兴类经典案例。
“原来这里全是荒滩地,水也不大。现在好了,河道整治过后,环境变好了,我们经常在这里带孩子玩。”近日,家住西安市阎良区石川河周边天创云墅小区的李女士对记者说道。
据阎良区农业农村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刘栋介绍,在进行河道整治的同时,阎良区利用石川河两岸的上百亩古相枣林发展林下经济,同时利用现有林下空间,发展露营经济。农业产业+文旅融合,阎良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日前,记者来到西安市鄠邑区玉蝉街道胡家庄村,步行几步就能看到别具特色的店铺、民宿、咖啡馆。“十年前胡家庄村是出了名的贫困村,年人均收入不到1680元。”胡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向养谊说道。在企业的帮扶下,村上成立了雪葡种植产业合作社,利用企业的资源,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和空间规划,土地流转做经营,村民变成了股民。从当初加入合作社的93户到现在220户村民全体入社,截至2021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31800元。
据了解,在胡家庄村,拥有着西安首个以农旅为主题的田园亲子庄园奇迹农庄、270亩的葡萄庄园、注入科技和创意元素的数字康养等项目……这些项目满足了都市人沉浸互动式农旅生态体验,也带动了这里的农民致富增收。 华商报记者 陈建花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