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冬日阳光洒满大地,如同温暖的拥抱;微风轻拂脸颊,带走了所有的忧伤。我在这里盘点2024。 大家的潜意识里,火热的施工一线是最能创造人生价值的地方。然而不尽然,发挥保障作用的材料中心同样能熠熠生辉。面对
日历悄无声息地一页页翻过,每一页都镌刻着欢笑与泪水。转眼间,2024年的篇章翻过最后一页,2025年的崭新篇章悄然开启。茫茫人海,我们如同漂泊的旅人,怀揣着五彩斑斓的梦想,感受岁月流转与时代变迁。 每当
陕西的美食版图中,岐山臊子面以其独特风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占据着重要位置。那碗看似平凡的臊子面,蕴含着无尽的风情与故事,承载着岁月的记忆和人们的眷恋。 走进岐山县的小巷,空气中弥漫着臊子面的香气。
“这一次,到底要不要告诉小元呢?”老侯陷入了纠结之中。 前几天,老侯刚从南山景区回到家里,就接到了小元的电话。小元问老侯是不是来过南山,老侯说是的,小元一下子提高了音量:“师父,你
在浩瀚的自然花卉中,有这样一种花,它不追逐隐逸如菊,不沉迷富贵如牡丹,而是傲然独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便是莲。此乃花中君子,其清韵与风骨,恰似廉洁自律、清风正气的化身。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 工人们披着霜雪的铠甲, 他们的身影在风雪中矗立, 如同山岳般坚定不移。 他们穿梭在冰冷的钢铁间, 汗水与雪花交织成冬日的画卷,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生活的誓言,
这一年,转眼就要过去了,回顾起来,似乎忙忙碌碌却没啥成就。但在我心中,有一个人让我深受触动,那就是王前恩老师。他是一个60多岁的农民,生活经历丰富,从养猪到商场保洁,无论做什么,他都对写作保持着一份
冬天已至,我把小宝在幼儿园里做汤团的视频发给了母亲。她一边端详手机,一边露出慈祥的微笑。看她打完毛衣后,活动着僵硬肩膀,我建议道:“妈,你最近怎么没有出去打球了?锻炼身体还是得坚持啊。”母亲
近日,我对母亲的思念越发浓重了。她那辛劳的背影、包容的热泪、善良的微笑,令我彻夜难眠。尤其是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几件小事,让我深切感受到母亲的伟大。一篮白馍陕北故乡的土地不适宜种冬小麦,种在背坡,
在抖音刷到在新疆打工的二舅吹笛子的视频,点了关注,二舅的数个视频立即呈现眼前。有吹笛子、吹口琴、弹吉他、拉二胡、钓鱼等等。 二舅比我大四岁,勤劳奋斗大半生,用他的踏实努力支撑着大家庭的一切。伐木
寒风渐起,落叶飘飞。西安环城公园里到处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就连宽阔的护城河面上都很少有落叶。东门外延伸到东南城角的路段上,好几棵高大的银杏树下落叶满地,金黄色的扇面叶子铺满了石子路,像是大自然的调色
仿佛大部分陕西人的骨子里,都有种对面的执念。在武汉轮岗近三个月,毫不夸张地说,刚来第二周,我便带着味蕾,在武汉找起了陕西面馆,尽管咥了几家,却总觉得少了那份地道的“美气”。于是乎,假期到
“唰唰唰”,凌晨时分,天色朦朦亮,环卫工人老刘就开始沿城门洞口往大桥路方向一路清扫。从江北过了汉江大桥进入安康城区,一条主干道向南延伸,就是大桥路,左拐是西大街,也是安康市的老城区和商业
下班路上,寒风刮得我耳朵生疼,在这风声中,我听到铁轨上传来规律而有力的“哐当哐当”声。那是运煤专列即将起程的前奏,那声音宛如古老的摆钟,将我的思绪牵回往昔。 十几年前的一个冬天,我向车
先介绍一下《苏东坡新传》这本书的作者李一冰。李一冰祖籍安徽,原名李振华,一冰是其笔名。1912年出生于杭州,他随后几十年就以杭人自喻。1991年在美国去世。他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由于战乱流离,到他出生的时候
寒冬腊月,万木萧疏,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冷峻的纱幕所笼罩,生命在这凛冽的季节中面临着严峻考验。恰在此时,《你不必是一朵花》这本书如同一束温暖的光,悄然照进心灵角落,为我们指引出一条“且以菩提度寒冬
冰心曾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我们读书识字,从横撇竖捺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学会做人的道理;连词成段后理解文意,了解身处的环境与世界;从书中明白道理后,在生活中去践行体悟,做到开卷有益
继《秦岭笔记》之后,张斌峰又出版了《渭河笔记》,前者主要是写父亲山的风物人事和山山水水,后者则是写母亲河的名胜古迹和圣人先贤。或如作者所言:《渭河笔记》是对《秦岭笔记》精神上的继续,也是对《秦岭笔
西安明城墙是西安的标志和象征,而在城墙下的秦腔自乐班犹唱出了西安的厚度和魂魄。无论是东南西北四门,还是沿城墙根的环城公园,每天都人流不断,秦腔绕城,火暴得比西北五省秦腔“四大名旦”赛事还具有
在那遥远的地平线, 大海的呼唤轻轻响起。 波涛汹涌,卷起千堆雪, 那是大海的壮丽诗篇。 晨曦初露,霞光满天, 海面如镜,映照着天边的红。 海鸥翱翔,自由自在, 在这广阔无垠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浪花
母亲从邻居家要来两片仙人掌送给我,看着这其貌不扬的东西,我随意的将它插在一个废弃的花瓶里,浇了点水就把它扔在了阳台不起眼的角落里。 天渐渐冷了下来,树上的叶子渐黄直至凋零,凛冽的寒风也开始呼呼地
一晃荡,还没脱掉稚嫩,就到了知天命之年。岁月恰如一条无声流淌的河流,悄无声息带走青春的喧嚣繁华,留下的是记忆的沉淀、心灵的宁静。 在岁月深处,我仿佛看到儿时的自己在狭窄而又充满欢声笑语的山沟沟,
大自然中,每一种生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命密码。于我心间,梧桐始终占据一方特殊天地。它绝非庭院里娇弱的点缀,而是有着震撼灵魂的参天气魄,仿若大地向苍穹递出一封豪迈的自荐信。 四季交替之下,大部分人都
冬日,我去故乡小河看望那熟悉的芦苇。河水不深,河面也不宽,但河中的芦苇密密麻麻,浩浩荡荡,挤挨着、簇拥着,装扮着一河两岸。 芦苇有的长在水深处,有的根部只是一池浅水,还有的扎根在河岸边。不管在哪
读完梁永安的《她们何以不同》,会不禁发起疑问,她们是谁?你是谁?你的天赋所在?你之所在?你何以不同?视角的不同,站位的不同,角色的不同,文化底蕴的不同,各种问题有各种答案。 独立。她们拥有经济、思想、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