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刘松 一段时间以来,“读书无用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声音时常响起。在这个看重即时回报的时代,读书这条看似漫长的路,是否真的失去了光芒?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清华博士庞众望的故
编者按 9月8日至12日,陕西工人报社2025年度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在延安举办,来自全省各级工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的100余名通讯员在为期五天的培训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与采风交流等多种形式,夯实了新闻采写理
彭景晖 游客在浙江绍兴五泄镇体验当地特色的团圆饼制作。新华社发 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打卡式”旅行,那种“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的浅层观光式旅游,在他们的生活里已成为过去式了。
王慧春 工作间隙,我偶尔也需要一缕来自远方的清风,吹散内心的尘埃,唤醒因繁忙而蒙尘的心灵,感知存在的意义。 看完电视剧《山花烂漫时》,我的双眼哭得红肿。我想对和我一样从山里走出的女娃说三句话:
王国巍 大型现代川剧《晏阳初》以从四川巴中走出的“世界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先生为人物原型,改编自苗勇长篇小说《晏阳初》,由秦渊编剧,四川省川剧院院长、二度“梅花奖”获得者陈智
曹娇 当职工面临重大疾病或意外困境时,工会的互助保障机制如同一束温暖的光,以“互助一滴水”的微小力量,汇聚成润泽心田的甘霖,为困境家庭托底护航。 礼泉县农业局职工赵师傅至今记得2021年
省总工会经济技术部 胡锦如 8月19日 星期二 晴8月19日早上,我准时来到秦农银行西安市城区支行工会驿站,开启了“当一天站长”的工作。驿站工作人员为我介绍了驿站的基本情况:该驿站位于银行营业厅的西
党建平 中华文明五千年,始终有一条清晰的文化脉络,那就是人与自然这一“命运共同体”。翻阅古籍,我们可以看到儒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道家顺应自然规律,以及佛教思想中“众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当我翻开蔡文荣先生所著的《给教师的101个教学锦囊妙计》,这句曾萦绕心头的教育箴言,忽然有了具象化的注解。这本
张疏桐题记:祖母高秀云生于民国乱世,一生命途坎坷,9岁丧母,17岁遭遇关中瘟疫肆虐,父兄嫂侄不到百日皆亡,仅余弟、侄三个孤儿疾苦相依,幸得其舅父刘王定仗义收孤,方使高氏一门薪火相传。同年嫁我家当月,祖父即
华光耀 你干枯柔爽的弧度里藏着整个武夷山的月光我数过你的脉络像数着万里茶道上的古驿站通往宋代的青瓷盏落在恰克图成了一方码头 沸水倾泻时你突然舒展容颜浸润成一片片云彩带着火与山的记忆从梅溪到辽远的江湖行走
任朝政 这些年的盛夏,仿佛天火坠尘,以燎原之势炙烤着大地与人心。于是,对这秋天的期盼,便不再只是肌肤对清凉的渴求,更成了一种精神的皈依。 塞外的八月,是被西风一再涤荡过的旷野。天地如洗,原野在
柳笛 我离开艾叶口已经太久了,而在我的心中,却时刻牵念着她。那里有我魂牵梦萦的青春记忆,烙印着我生命里的一段珍贵时光。 我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三线建设正如火如荼地铺开。在秦巴山区的汉水两岸,千
李增勇 母亲端来的汤药还冒着热气,她没像往常那样笑着催我喝,而是坐在床沿,后背微微佝偻,手背死死捂住嘴,肩膀却止不住地发抖,连呼吸都带着压抑的哽咽。“金老师,走了。”那啜泣声轻得像被风
段育霖 初秋时节,带着孩子回府谷老家。车子在黄土梁上颠簸,母亲在一旁念叨着,老家窑洞外头路沿上的泽蒙花应该正好开放,要给我摘了带上,也给娃娃们添点饭香。 我疑惑地问:“泽蒙花不是扎根在石畔
程傲然 我的外婆一生与土地为邻,她种植着两亩户太八号葡萄,葡萄藤蔓缠绕攀爬,绿意盎然,覆盖了整片园子,也牢牢覆盖住了外婆大半生的岁月。外婆常说:“葡萄这东西不娇贵,却极认人,你待它好,它就厚
苏燕 每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旋律响起,总是有一股滚烫的热流自心底奔涌而出。或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现场,这旋律裹挟着礼炮的轰鸣、战机的呼啸,与受阅将士铿
刘平安 光阴的故事,一年年地增长;季节的脚步,总是行色匆匆。就在前两天,我捡了今年第一片悄然飘落的橙黄色树叶,它在空中打着转,极不情愿地跌落在地上,生怕惊动他人。它像秋的使者,带着成熟、收获和处处
飞鹰 相约一场连绵的秋雨,将无眠的思潮,缠绕成宁静的天籁。 掀开紧闭的窗帘,注视万家灯火,飘舞的秋雨,如同江风浸润的甜蜜,沉淀着既往浮躁的萌动。 倾听秋雨的絮语,吸吮芳草的清香。“海枯石
韩美荣 运动鞋踏过浸着潮气的塑胶跑道,清脆的脚步声惊飞了栖在水草上的蜻蜓。它们振着薄翅掠过水面,不经意间,便搅碎了满河流淌的晨光,漾开点点碎金。 三个月前的此刻,我还全然是另一副模样。那时我攥
张泽勇《冰裂纹笔记》收录了马南近年来发表的12篇中短篇小说佳作。作者以“冰裂纹”为意象,寓意小说人物内心、情感及社会关系的破碎与修复,深刻展现了她对人性裂痕与光亮的深度思考。塑造形形色色的底层
王楷模 庞进新著《中华龙学》,全书五十万言,由作者在挖掘先贤、借鉴时贤、总结自己近四十年来龙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求深思、吹沙见金、综合熔炼、拓展创新而成,是中华龙文化研究史上继往开来、具有里
何少球 “深深的话我们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我们慢慢地走。”出自毕淑敏老师的《恰到好处的幸福》。或许,阅读也是如此。恰到好处的阅读,便是一种幸福。 初识《一树繁花》,是在晓武老师的朋友圈
李爱霞 吕志军的《一条鱼的歌唱》是一部浸润着乡土温度与生命思考的散文集,全书以“遇见”“看见”“想见”为辑,串联起汉江的波光、小人物的灵动与教育的褶皱,在思想、结构
郗崇民 人生聚散,常有不可预测之妙。我与孔明先生的第一次相识,便是在一个寻常的午后。朋友因新书出版之事,约我一起去找他咨询。在陕西人民出版社,书籍堆积如山而显得有些拥挤的编辑办公室,孔明先生似乎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